扎实建设 凸显智慧 深度融合

  扎实建设 凸显智慧 深度融合
  
  浙江谋求公共文化新发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宁波参与“一人一艺”的市民在展示学习成果
  
  7月10日,在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浙江嘉兴的南湖之畔,浙江省文化厅和浙江省设区市、县文广新局相关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公共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等150余人会聚一堂,召开了“文化浙江:新时代公共文化创新发展南湖会议”,交流了近年来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共同探讨了新时代推进浙江公共文化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大计。
  
  创新破难:凸显“浙江智慧”
  
  近年来,浙江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项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地区。最新公布的《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7)》显示,至2017年底,浙江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各101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316个,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1200多家,农村文化礼堂7916个,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力度,2015年至2017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309.6亿元,呈稳步增长态势。
  
  或许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切实变化和一线工作者的亲身感受比数字记录的成绩更具有说服力。
  
  在台州,社会化运营的乡镇文化站、倡导居民自治的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制度、将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延伸到农村的农信书吧和家庭图书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盘活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激发了基层公共文化活力。
  
  在嘉兴,以“人”为纽带的文化馆总分馆制、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有效解决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孤岛”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黄建良说:“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真正让基层文化站更有底气和能力去服务广大群众。近年来,文化站的设施更好了,人手更多了,服务更加标准化、体系化、丰富化,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不仅如此,宁波的“一人一艺”、丽水的“乡村春晚”、温州的“城市书房”、湖州的“城市文化空间”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创新举措在浙江各地不断涌现。这些做法不仅凸显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浙江智慧”,同时也切实解决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
  
  提升发展:共建“文化浙江”
  
  浙江人有着一股勇于创新、扎实做事的韧劲。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这是浙江省委继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之后的又一次战略选择。
  
  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表示:“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再到文化浙江,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对文化地位、功能与作用的提升,体现了省委对文化作用的深刻认识和发展文化的历史担当。推动公共文化创新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相对均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浙江’的核心要义。文化系统要秉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能导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公共文化发展之路,推动我省公共文化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为了扎实推进“文化浙江”建设,当天,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杨永恒、蚂蚁金服副总裁胡滔、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分别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公共文化与互联网科技融合发展、依法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3个维度作了主旨报告。11个市(县)的代表围绕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和内容建设、改革创新等内容作了交流发言,有关专家进行了点评。
  
  展望未来:达成“南湖共识”
  
  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与会代表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群众、重点在基层,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落脚点和出发点,着力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让人民群众从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中体会到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经过为期一天的研讨,与会代表就新时代公共文化的创新发展达成了涵盖以下10个方面的《南湖共识》:牢牢把握公共文化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公共文化的法治思维;积极推进公共文化的创新发展;认真落实公共文化的政府责任;实现公共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广泛推动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精心打造新时代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的“浙江样本”。
  
  浙江历史悠久、文脉深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会聚了一大批拥有时代担当、具有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文化工作者,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浙江公共文化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