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土春秋时期青铜杖
2018-07-18 15:02:21 来源:收藏快报 已浏览次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当中原开始呈现中央帝国的显赫时,越地在经历良渚文化的辉煌后进入一个低迷的时段。在中土君子眼里,这里只是一个荒蛮偏僻边远的东南小国。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人以朴质彪悍、勇敢坚毅的个性,务实求真勇于拼搏的精神,忍辱负重,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发展生产,迅速崛起,从困顿中走向强盛。
汉代时鸠杖是授予老者的“尊老杖”,而早于汉代的鸠杖是否有尊老的含义尚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件绍兴漓渚镇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杖(见图),因为杖首顶端立一只鸠鸟,被称为“鸠杖”。它呈现重要的意义是:清晰地展示了两千多年前古越人的形象。我们仔细看杖底端跪坐的人像,双目圆睁,额前是整齐的头发,脑后笼成小小的椎髻,横穿一笄,双手扶膝,全身上下布满各种形状的纹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断发文身”的古越人。
何为断发文身?古越人生活在湿热的湖沼河网间,为了便于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他们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这明显不同于中原人束发戴冠的风俗。不仅如此,古越人还要在全身上下绘满各种纹饰,这么做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或是出于巫术的要求,或是出于图腾的崇拜。《汉书》上的记载则认为越人近水而居,在全身绘上龙蛇之形的图案,可以规避水中蛇虫之害。
“断发文身”是古越民族的典型形象。这一形象在史书中常常出现,最有趣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一个小故事,说宋国商人带着华丽的衣帽来到越地贩卖,然而看到越人的形象,商人才发现这些豪华服饰毫无用武之地。我们前几年看过的电视剧《芈月传》中也曾出现过越人断发文身的形象。这件鸠杖上断发文身的越人,或许正是当时宋国商人看到的形象吧。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