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丰泉:画家跨界已成趋势
2018-07-18 13:34:42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已浏览次
很多人容易被演艺圈那样热闹和刺激的跨界表演所吸引。殊不知,造型艺术领域同样也有许多在画家看来十分平常自然的跨界表现。
很多画家都是秉承一种对艺术矢志不渝的情感投入,专心致志独自在画室创作完成,对不同画种的跨界研究,且硕果累累。曾有画家在五年一届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运用不同画种语言的作品同时参加几个画展,不仅用他擅长的专业语言完成的创作如油画作品参加大展,也能小试牛刀画出出人意料用其他手法创作的作品,入选像水彩画展,无不让人对其创作成就刮目相看。
从艺术发展规律特点看,不同画种各有研究风格,长短优劣处。好比中国画,再怎样笔晕墨彰总不及色彩之绚丽、肌理之厚实,而中国画线条之丰富表现力,又让素以体积块面为強项的西画所不及。

为尽早让学生接触了解不同绘画特点作用,国内许多艺术院校早已对学生开设不同专业间的跨专业选修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专业画种的接触,对有益于今后专业发展的技巧多些尝试,以期开拓出更加宽广的艺术门径。
何况画家跨界表现,古往今来多了去,不少风格特立的画家,远如仇英、任伯年,近如徐悲鸿擅长油画国画多个画种,中西合并成一代宗师,人物山水花鸟均有建树,所谓转益多师是也,皆属画家份内事,何须大惊小怪?不少从事中国画油画甚至设计人员,适时跨入不同于自身专业,向另一个画种作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未尝不可,或许能峰回路转、风生水起?
如近年热闹的漆画展,也是一些不同专业画家加盟,极大丰富了漆画语言,从画的细节上可窥探出与其他画种语言的某些联系,或是国画油画甚至版画包括设计平面构成诸多元素。至于担心很多地方不如漆画人员专业,想当然做张漆画,还不叫人笑掉大牙?其实不必,一些身份为国画家油画家,在经过对漆画语言的了解熟悉之后,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漆画技巧,还把原先专业结构融入到漆画探索中,使画面新颖起来,甚至在表现某些方面,做的比专业漆画人员,更让人惊讶,一种只可意会的艺术况味。

画家跨界表现,还有些长期于某专业领域,收效甚微,便及时跨入近些年的一些新兴画种研究,使原先在专业耕耘不如意的状态下,画作频频入展,比起之前沉闷的局面,画坛突显了一股生机,气氛明显活跃。
更有一些跨界表现,是通过对其他门类技法的模仿借鉴而有所发展,如方兴未艾的新媒体艺术,不见得都要新材料才能达成视觉效果,不少以传统技法再加上别出心裁的尝试,是当下个别新媒体艺术屡试不爽的做法。曾以为新媒体与中国画,这两种“道不同不可相谋”的艺术载体,不便类比或融合发展,实则不然。不少新媒体作品,有时也通过笔墨形态的移花接木,彰显视觉,这类画面俯拾皆是。
100年前作为改造不够写实的中国画的西方油画,一路走来可谓风光无限,而今有油画家尝试用国画山水韵味的平涂勾写画法,植入到对一讲西画必究以明暗体积塑造法的改造,正从画坛蔓延开来,使得这一融中国写意抒情的表现手法,正频频亮相于这些年大量可见的诗性风景画展上。
画家跨界尝试,于色彩、黑白构成、空间体积的取长补短,互补性使不同画种间融合,成常态化进行。
既然艺术品评标准已然变化,包括人们对一件作品性质的认定也在改变,像近些年综合材料绘画和装置艺术的出现。毕竟,一幅画面艺术语言何以感人,不是对画种一般归属的简单认定(如一件国画创作,就须用特定宣纸颜料来完成,否则就不是中国画这一属性已不重要),而应引起关注的是其画面效果能否真实传达?因此,画家不只是单纯于某一点,或一种画法,理应是从丰富宽广的艺术天地里多方涉猎,触类旁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