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戏《侗山红》长沙首演:小故事彰显大情怀
小故事彰显大情怀
——革命历史题材阳戏《侗山红》长沙首演侧记
阳戏《侗山红》演出现场 贾 艳 摄
浓郁的侗族风情、朗朗上口的唱腔曲调、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7月4日晚,由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历时一年创排的现代革命历史题材阳戏《侗山红》在长沙实验剧场首演。两个小时的演出收获了观众近30次的掌声,好评如潮。
《侗山红》以改写红军历史、改变中国命运的“通道转兵”为历史背景,分“救红”“藏红”“护红”“留红”“怨红”“送红”6个部分,以湖南通道芋头侗寨收留了两名受伤红军为背景,讲述了侗寨村民为掩护红军,与国民党反动军团多次周旋。最后,两名红军一位因掩护寨民英勇牺牲,一位治愈归队。之后,在红军战士对革命信仰无比坚定的感召下,侗族有志青年踊跃参军,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该剧通过刻画红军排长李宝山、战士马大兵、侗族姑娘月亮和她的父亲龙十五、芋头侗寨寨主杨寨佬、媒婆桂嫂等艺术形象,展现了红军战士对共产主义理想与信仰的坚守,表达了侗族同胞和红军的鱼水之情。
“这是我第一次看阳戏,没想到这么精彩。每一个角色都被演员们演绎得淋漓尽致,很鲜活!”演出结束后,观众谢大爷表示,希望这种贴近群众的剧种能被传承、发展好。
“这是我们时隔21年,再次携新创剧目赴长沙演出,每一位演职人员都是带着振兴阳戏的使命而来。从今年3月创排以来,我们就没有了节假日,全力打磨这部戏。”剧中李宝山的扮演者刘志洪说。据了解,在该剧的创排过程中,刘志洪曾多次深入通道县芋头侗寨,从老人们的口中了解当年红军夜不入户、不拿侗族群众一针一线的真实故事。
从事阳戏唱腔设计50余年的冯兴利介绍,《侗山红》的唱腔设计在充分发挥阳戏艺术魅力的基础上,还融合了山歌、号子、侗歌、民间小调等多种音乐形式,更好地表现了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阳戏是湖南19个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黔阳、怀化、芷江、会同、靖县、通道等地。2014年,阳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内容取材小型多样,贴近生活生产,音乐曲牌简洁,朗朗上口,在群众中流传广泛。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是目前传承阳戏的唯一专业表演团体,为传承推广好阳戏,多年来,该中心克服基层院团人才匮乏、资源不足、资金短缺等困难,坚持编演新戏,送戏下乡,开展交流演出。
“出戏出人,才能让一个剧种真正活起来。”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黄琼表示,“振兴阳戏,让阳戏重回大众视野”是该中心30余名演职人员的共同心愿。
据悉,在该剧中,除媒婆桂嫂和战士马大兵这两个角色是邀请湖南省级院团的演员出演外,其他角色均由该中心的演员出演。“在全程参与该剧排演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希望演员能提升自身的表演能力,更希望他们能体会到被观众肯定的感觉,坚定他们传承、发展阳戏的信心。”黄琼说。
“《侗山红》从小角度切入大背景、小故事彰显大情怀、小人物表现大英雄,将阳戏与侗族元素巧妙融合,好听好玩又好看,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表现厚重题材,是红色题材的一次重大突破。”国家一级编剧、戏曲评论家胡安娜说。
黄琼介绍,演出前,全体演职人员都在担忧“观众席能否坐满”“阳戏能不能受到长沙观众的喜爱”。没想到,演出时不仅座无虚席,还收获了观众如此多的掌声和肯定。
“这个戏会演几场?”“以后还来长沙演吗?”“什么时候回怀化演出?”演出结束后,黄琼接到了众多观众的来电,《侗山红》接下来的演出时间安排成了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