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饺子窥见古人饮食文化
2018-07-17 16:10:04 来源:收藏快报 已浏览次
北方人有这样一句俗语:“舒服不如倒着(指睡觉),好吃不如饺子”,因为好吃,所以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吃它。大年初一吃饺子,这是北方人的风俗。许多出门在外打拼的人,不论离家多远,到春节都会跋山涉水地回来,与家人一起热乎乎地吃顿饺子,以示圆满幸福。饺子在现代早已不是北方人的专爱,南方许多地区都有饺子,而且一年之中,常常可吃,并不仅限于大年初一。那么你知道饺子的“老家”在哪里吗?那就让我们重回历史探寻一下水饺的前世今生。
关于饺子的最早记载是在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书中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至南北朝时期,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了。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饺子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漫长的岁月,亦即是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饺子究竟诞生于何时,目前在学术界仍然是个谜。饺子在更早的文献中已是很难考究明白了,因为“饺”字始初的意义是甜滋滋的“饴”,与馄饨和饺子没有一点儿联系。虽然文献难觅,考古却不时发现它的踪迹。

图1 三个饺子
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不少点心实物,因为那里气候干燥,所以许多面食点心都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这些面食中居然见有饺子,这三个饺子(图1),质地为小麦面,形如月牙,长约5厘米、中宽1.5厘米,它们完整地摆放在木碗中,与我们今天吃到的饺子已无差别,出土之后,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实物饺子。在墓葬中还出土了小麦面皮包好的馄饨,形似耳朵,长3、宽1.9厘米。饺子和馄饨的形状和颜色都保存相当好,实在难得,这也说明在唐代饺子和馄饨已不是同一食物。

图2 一盒三角形食物
1978年10月中旬,在滕县薛国故城一春秋墓葬中考古挖掘出来一个青铜簠。簠内排放着满满一盒三角形食物,大概有5排左右,每排有5、6个。食品呈三角形,有的略带圆弧,三角形食物每个长边为5—6厘米,从一角到一边中点长3.5—4厘米。在这些食物表面有一层白色粉状物质,风一吹白色粉状物随即消失掉,露出三角形状似水饺的食物。由于接触了空气食物也很快碳化,但用竹签轻轻拨动时,发现三角形食物内包有屑状馅,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辨认馅料构成。考古专家宫衍兴连忙找人在饺子风化前拍下一组照片(图2),为这个罕见考古发现留下了宝贵资料。后经专家观察分析,认为青铜簠内三角形食物,即为中国传统美食水饺。

图3 庖厨俑
1981年5月,考古工作者从忠县东汉墓葬出土一些庖厨俑,这些陶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饮食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其中一件庖厨俑(图3),格外引人注目,这个世族家厨模样的陶俑,头戴配花的高帽,一手执刀,一手拿肉,在其厨案上摆满了食料,有猪羊鸡鱼,也有一些果蔬等,仔细看去,厨案上的中心位置还摆着捏好的花边饺子,而且这是形象标准的偃月形饺子。这说明在长江三峡地区的三国时期,饺子已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

图4 七层笼屉
1990年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三个桥墓地又发现3枚饺子,通过年代测定发现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饺子实物,与现在的饺子几乎一模一样,证明当时中原地区的饮食习俗就已流传到西域。北齐颜之推有一语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偃月形的馄饨,其实就是饺子,这与史书记载也相符。
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屯留李高乡北部的宋村发现了一座金代墓室,该墓葬的时间为金太宗天会十三年(1135),壁画中七层笼屉的盖子正在被掀开,里面蒸的包子、饺子清晰可见(图4)。另外,湖北襄阳檀溪南宋墓出土壁画上有包饺子的画面,北京丰台辽墓壁画和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墓壁画上也有包饺子的情形。通过这些壁画中的“厨房”,我们可以管窥当时贵族的美食文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