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博物馆清代番作玉器赏析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由于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使玉器的制作呈现了区域性的差异和不同风格的地方特色,其工艺按地域主要分为京做、苏做和番作。
  
  番作亦称西番作,是指中国西部边陲及其接壤邻国的玉器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北印度、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部等地。由于该地区与中国内地在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玉器的制作带有浓郁的异国情调。
  
  乾隆二十年左右,番作玉器开始进入中原。由于受到皇帝的青睐,因此,番作玉器逐渐兴起。其工艺一般都比较规矩、精巧。在装饰手法上,主要采用浮雕、立雕、镂空雕等工艺。表面处理上普遍采用剔阳文的方法,即雕刻时先琢去地子,再浅浮雕主体纹饰。浮雕的纹样磨去琢痕,而地子往往不磨光,形成粗细的反差。由于当地人相信玉做的食具可以辟毒,故玉器一般多为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器皿,另外还有一些杂器,如盒、笔筒、灯架、剑把、经架、火药筒等,不见中国玉器中常见的礼玉和佩玉。器物壁薄如纸,晶莹细润。多见镶嵌技法,不仅有嵌金、银丝,贴金箔,而且,还有嵌各色宝石和玻璃等,从而使温润的玉器更显得华贵和绚丽多姿。同时,器面上的花纹多以饱满的西番莲为主,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
  
  番作玉器的传入,对中国琢玉工艺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中国玉器多样化的装饰带来了新的内容和题材,使中国玉作更加丰富多彩。
  
  藏品一:青玉嵌红宝石活环耳炉。此器高6.50,口径10.30,连耳宽20cm。直口,圆腹,菊花圈足。双耳镂雕菊花枝叶,花蕊中各镶嵌一颗红宝石,下有两活环相套。腹上部饰浅浮雕变形菊叶纹一周。活环亦称套环,它是我国玉器中唯一可活动的装饰工艺。整器毫无接缝,是一块玉料雕成。活环使得器物主体造型富于变化。此器可说是番作与中国特色工艺的完美结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藏品二:青玉菊花碗。此器高6,口径11.6cm。胎薄,口沿外撇,菊瓣式浅足。口外缘及底部饰浅浮雕花纹一周,腹饰菊花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以上两件藏品玉质温润,光泽度强,嵌雕工艺系典型番作,均为仿痕都斯坦玉器制作,当为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所仿。随着时间流逝,两件宫内玉器流入民间,后为武汉市文物商店购藏,并最终入藏武汉博物馆,它们丰富了馆藏玉器的器物风格,也让参观者更多的了解到我们民族灿烂的玉文化和祖国传统瑰宝。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