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邮票与关良戏画:北京画院在欧洲讲述中国故事
2018年6月28日——10月21日,北京画院与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经过三年时间的洽谈与筹划,在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举行“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展,用绘画艺术讲述 “中国故事”。展览从北京画院7000余件典藏作品中,挑选出58件绘画作品,并配合文房器物,通过“雅风”、“民俗”、“邮票中的绘画”三个版块,讲述中国文人的生活状态、观照自然的独特视角、百姓生活的百态千姿、戏曲歌舞的艺术表现,以及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十二生肖,以形象的画面向欧洲人讲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览现场
“雅俗共赏”的中式美学呈现
雅俗共赏的齐白石绘画再次来到欧洲展出
在中国人的审美标准里,有一个词叫“雅俗共赏”。“雅”,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极致之境。它不仅体现于古代文人日常的言谈举止,同时也贯穿于他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可以说,“雅”是精英文化阶层审美趣味的核心。高山流水,抚琴自弹,是一种雅;众贤雅集,斗酒吟诗,是一种雅;烟云纵览,挥毫戏墨,也是一种雅。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一直在丰富风雅的内涵。
“俗”,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风味与意趣。勤劳、质朴的中国人在劳动与生活中总结出很多有关人生的智慧与哲学。相对于文人所着意的风雅之事,中国的民俗文化就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与妙趣横生。牧童放牛时吹响的悠扬短笛,灯笼炮竹点缀的浓浓年味,现实动物或虚幻之兽组成的十二生肖……这些都洋溢了满满的中国味道。
展览不仅介绍了中国文人所热衷的风雅之事,诸如读书、抚琴、观画、雅集;借物言志的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寓情山水的自然哲学。同时还介绍了市井百姓的传统习俗,例如对忠孝礼义的看重、对子孙满堂的期许、对吉祥长寿的祈愿以及凡事不求人的自得其乐,以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戏曲歌舞与生肖纪年。
“邮票中的齐白石”亮相邮票王国
#FormatImgID_2#
《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1980年发行
列支敦士登因邮票图案美丽和题材丰富而享誉全球,被称为“邮票王国”。为此,展览特别设计了“邮票中的绘画”版块,借此与“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1980年,为了反映近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全套16枚,采用齐白石原画,由邵柏林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这套邮票图案采用的16幅作品,都是齐白石60岁之后所画,其中有9件就收藏于北京画院。邮票在设计时不饰边框,不衬底色,使画幅间的细微差异统统融于白色票型之中,具有绝妙的艺术效果。展览将齐白石的绘画与原版邮票一同展出,不仅为欧洲观众带去中国艺术名家的经典作品,还在“邮票王国”展示了中国邮票设计的成就。
《齐白石“十二生肖”》邮票
在展览期间发行的两套邮票,在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出售
借此展览契机,列支敦士登邮政与北京画院合作,发行《齐白石“十二生肖”》(全套12枚)与《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全套10枚)邮票各一套,成为中列友好文化交流的见证。?
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致辞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致辞
关良的戏画和梅兰芳的京剧
中国画中的“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