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剧《千古情缘》讲述草原佳话“昭君出塞”
2018-07-15 12:2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图为大型原创民族歌舞剧《千古情缘》首演现场。 冯小云 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7月9日电 (乌娅娜)“王昭君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女子,在汉匈文化关系中起到特殊的作用,由于历史与地缘因素,她的名字又与鄂尔多斯文化连接在一起。”9日,大型原创民族歌舞剧《千古情缘》剧本统筹贾国荣介绍道。

图为《千古情缘》演出现场。 冯小云 摄

图为《千古情缘》中的歌舞表演。 冯小云 摄
8日晚,歌颂昭君出塞,到达塞外后显现出博大人文情怀的民族歌舞剧《千古情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大剧院首演,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派蒙恬大将军带领几十万军民用三年半的时间修筑了一条由陕西咸阳至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今乌审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北至九原郡(包头市)的世界上最长、最宽、最直的秦直道,也称为千古一道。两千年来,千古一道记载着中原农耕文化和塞外游牧文化交融、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恢弘史实。同时也写下了美女“昭君出塞”、才女“文姬归汉”等令人神思遐想的佳话传奇。
编剧王景志说:“剧中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昭君对呼韩邪单于、对雅陶莫皋(复珠果单于)、对大阏夫和对草原牧民们的敬重与真情。同时,在戏剧矛盾中,细腻地阐释昭君纯真无暇的母之爱、亲密无间的姐妹之爱、崇高的民族之爱以及她与呼韩邪单于的情爱和人性之爱。”

图为《千古情缘》剧照。 冯小云 摄

图为《千古情缘》演出现场,讲述昭君出塞的故事。 冯小云摄
记者获悉,该剧创作历时近三年,王昭君与蔡文姬的《嫱湖·琰池·秦直道》故事已列入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