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出土宋代文物16件已修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象钮执壶出土时的情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鱼银洗出土时的场景
  
  6月28日,记者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此前在遵义市新蒲新区杨氏墓地出土的部分文物,经专家持续努力,已有16件银器完成修复。其中,包括引人关注的金鱼银洗。
  
  2013年至2014年,为配合水库建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新蒲的一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南宋播州土司杨价夫妇墓葬,出土一批珍贵文物。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该墓为土坑墓葬,陪葬品大多腐蚀严重,十分脆弱,尤以银器氧化严重。“很多物品看起来完整,但一触碰就碎了。”一位当年全程参与该墓葬发掘的工作人员说,其中包括著名的金鱼银洗。
  
  据称,宋代的金鱼银洗,用银嵌金制作。洗内装水后,水波轻晃,底部金鱼似游动。该器物一定程度展示了中国当时工艺的高水平,资料有记载,但存世的却实物罕见。
  
  这些出土文物,被送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研究部着手修复这批文物。
  
  据介绍,这批出土文物十分精致,当年的做工、用料考究。按照文物修复的原则,很多现代工艺、材料不能用于文物修复。“也就是说,动手前要先搞清原来的工艺、用料、配方等。”专业人士说。
  
  经过专家3年多努力,目前已修复16件(套)出土银器。修复的银器包括象钮执壶、银托盏等,还有金鱼银洗。
  
  6月24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召开相关专家论证会。专家认为,对这批脆弱文物的修复,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系首创。比如,修复焊接使用的传统细金工艺,是银器修复技术的一项创新,也是保护修复理念、银制文物保护技术与传统细金工艺相结合的新尝试。
  
  在对氧化严重银器的热处理、整形、焊接、补配等过程中,尊重古人的制作理念,用文物原工艺制作手法还原文物本来面貌。修复中,无论是方法,还是材料应用,都以保存文物基本信息、延长文物寿命,复原传统工艺为原则。
  
  专家们还认为,这批银器修复,首次给出了对银质文物病害类型,为今后银器病害与图示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此次修复的银器,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相关人士称,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有的受损、受病害程度更重,其修复过程或需更长时间。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