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著名文物专家王世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进行多样文化创造的资源库和灵感源。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我们专访了在文博系统工作了四十余年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世平先生。先生今年已73岁,但一提起文物,王世平先生便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向我们讲述起自己眼中的西安文物,并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关于丝绸之路,关于盛唐,关于博物馆之城建设的一些观点。
  
  记者:1972起您就开始进入博物馆工作,这么多年的文博系统工作经验,您对西安文物的一个整体印象是什么?
  
  王世平:古都西安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西安很多文物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综合起来看,我认为西安文物可以总结有五个特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灞桥纸
  
  一、发生年代早。比如西安石器时代是从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开始的。蓝田猿人遗址位于蓝田县东15公里处的公王岭和县西北10公里处的陈家窝村两地,是中国直立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再比如西安发现的灞桥纸,大概公元前150年前就有了,比蔡伦造纸早100多年。此外,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还有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政治制度比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都是从西安开始的。 二、延续时间长。这个长不仅指的历史久远,而是指的是鼎盛繁荣期特别长。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比如周秦汉隋唐都在西安建都。我国有明确记载的历史时期大约3600年,而以西安为都城的这个时期,加起来就有1200年,占了三分之一。
  
  有很多东西在西安也是延续了很长的时间,比如陶俑。‍‍西安目前发现的陶俑,战国时期的有,秦、汉、唐的有,南北朝的陶俑西安有,‍‍元朝的有,明朝的陶俑也有发现,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时期。‍‍因此,‍‍单就陶俑这个品类来说,它在西安延续的时间是最长的。‍ 三、种类特别全。‍‍中国文物大概有20多个品类。‍‍在西安几乎是应有尽有,而且很多物品都是第一流的水平。‍‍九十年代,国家试验性在全国做文物普查,确定了一批国宝。‍‍总共450件,陕西一个省就占了125件。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碑林博物馆各有18件,法门寺博物馆有27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彩载乐骆驼俑
  
  四、艺术水平高。比如说唐三彩,‍‍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个(件)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一个骆驼背上有八个俑,‍‍7男乐俑1女舞俑。乐俑环坐平台四周,分别执笛、箜篌、琵琶、笙、箫、拍板、排箫7种乐器,在全神贯注地演奏,女舞俑婷婷玉立于7个乐俑中间,轻拂长袖,边歌边舞。这组乐舞俑是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 五、文物规模大。‍‍秦始皇兵马俑‍‍一次就发现了7500人‍500匹马‍‍,合起来一共8000件。‍‍再比如汉朝长安城等于罗马城的三倍,唐长安城更大,有80多平方公里,不仅有大城市,大马路,还有许多规模宏伟的大宫殿。比如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丝绸之路
  
  记者:西安保存了大量丝路相关的文物,您觉得丝路对于西安有怎样的意义?
  
  王世平:丝路文物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讲座——假如没有佛教。我们常讲,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代中国如果没有佛教,就没有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等一大批佛教文化遗产,法显、玄奘、义净这些文化名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完全是另外一副面貌:而如果丝绸之路没有了,对中国文化的损失则更是难以估量的。因为丝绸之路深深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陕西现在有八个世界文化遗产点,除了秦始皇兵马俑以外,其余七个都与丝路有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丝路的起点和终点是一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古代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所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丝路的起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起点只能是西安,因为它代表了古代中国的中心。但是丝路向西,走到中亚、西亚,道路就分散开。从西安到地中海东岸,有很多个节点,比如说土库曼斯坦的马雷,古代叫木鹿、马里,这是丝路在中亚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是中亚古老的历史名城,中国的造纸术最早就是通过撒马尔罕传入西方的;还有伊朗的伊斯法罕,这里曾是伊朗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再往西还有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如今这些城市都是西安的友好城市,将他们与西安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撒马尔罕
  
  唐代开远门外有一个土堆,上面写着“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就是告诉西行的人从这里出发还不到一万里,可以放心地出发了。从长安城到西域,唐朝在丝路沿线都修筑了驿站,搭建起了丝路的具体框架,构成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历史上张骞开通丝绸之路,被封为博望侯,东汉班超平定西域被封为定远侯,所以丝绸之路早期的重点是开通和稳定。到了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的序言里非常豪迈的说张骞是“望而非博”,班超是“定而未远”,自己已经超越了之前的前辈们。在这之后,有一个西安人叫杜环,最远曾到达巴格达,并且在他所著的《经行记》里记载了唐朝造纸术的西传。所以丝路对唐朝的发展起到了互补的作用,也达到了历史上最繁盛的程度。 记者:现在建设一带一路,提到民心相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丝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上多进行交流。这些对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王世平:唐太宗被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这并不是单凭武力征服能够换来的。唐太宗死的时候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要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去殉葬,唐高宗说我们没有这个风俗,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这些首领们仍然割耳剺面,就是把自己耳朵割掉,拿刀子划破脸,然后绕着火堆唱歌以示自己的悲痛之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宾像
  
  唐高宗死后,很多国外使节和首领来参加葬礼,许多人仍要求殉葬,都被武则天制止。如今来到乾陵,在最靠近陵墓的内阙旁,放置有61座石刻像,分别代表当年来参加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这些石像被称为王宾像(寓意尊贵的宾客)。 由此可以看出唐代与民族的那种亲密关系,反映出当时那种开放包容的气象,象征一种政治大团结、民族大团结。这种各国家各民族友好相处的精神和今天“一带一路”的精神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记者:都说盛唐时期,长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中心,你怎么理解这样一种恢弘气象?
  
  王世平:唐长安城建设得这么壮观宏伟,是有意为之。因为当时的中华民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阶段,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信,内在体现在唐人的精神上,外在就体现在长安城的建设上。只有建立起强烈的文化自信,才能修筑起如此宏伟壮丽的城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记者:现在很多城市都提出要建设博物馆之城,您觉得西安与这些城市相比有哪些优势,对西安博物馆未来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王世平:建设博物馆之城,首先需要有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西安在历史文化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西安现在有9座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不但在国内,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有影响力的。但是这个事情就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博物馆建设有成熟的经验,但是另一方面,前面已经有这么多的博物馆,后面继续建博物馆容易出现同质化的问题,这就有很多需要考虑和探索的问题。 记者:6月9号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您认为西安坐拥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对这座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加体现它们的价值?
  
  王世平:西安被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成就了西安的历史文化地位。‍‍依托这些资源,我们已经在西安建立了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汉阳陵等九个一级博物馆。这方面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资源还有进一步发掘的潜能,接下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长安城遗址
  
  很值得借鉴的就是西安的城墙。‍‍它早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军事意义,‍‍变成一个交通障碍。但是现在经过合理的开发。‍‍该开口的地方开口,该连起来的地方连成一片,并且经常在上面举行各种活动。国外领导人来访,‍‍我们经常在这里举行入城仪式。这个时候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活动的平台,‍‍而是成为中国重要的外交活动的舞台。‍‍ 在一些节日我们经常举行一些活动是必要的,同时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弘扬开发文化遗产的潜能,把西安这座城市做大做强,使得西安不仅仅是古丝绸之路起点,而且可以成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枢纽乃至中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安丝路群雕
  
  最后,王世平先生向大家推荐了《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这本书,作者是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向达先生。‍‍这本书的主体是1933年‍‍向达先生的毕业论文,它将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联系到了一起。‍‍当时向达先生写作的时候也只有20多岁,他的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很值得年轻同志学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年轻人要有一种使命感,对历史的使命,对国家的使命。现在年轻人信息搜索快捷,‍‍这是老一代人‍‍无法比拟的一种优势。青年文博工作者一方面要继承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弘扬历史文化,继往开来,把文博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将文化遗产的物质和精神潜能释放出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成为文化自信的深厚来源,成为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物简介:
  
  王世平,陕西人,1945年生。197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78年入武汉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唐长孺教授学习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曾任陕西历史博物馆宣教部部长、科研处处长、馆刊副主编、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馆刊总编审,现任研究馆员;兼任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西安翻译学院客座、兼职教授;中国西安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顾问;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顾问;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西安博物院、乾陵博物馆特邀学术委员。著有《唐代马政》《盛唐气象》《中华五千年看陕西》《人文陕西》等专著及一批论文,参与点校明嘉靖本《陕西通志》并撰写序言,获全国优秀古籍整理一等奖。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