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抗战纪念馆 市民在文物中发现亲人名字

  对于范洁女士来说,参观抗战馆的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在一张拓片文物中,她发现了故去亲人的姓名。昨日,《伟大抗战 伟大精神》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全国22家抗战类博物馆的281件文物面向公众、传承抗战精神。在现场,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听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现场:从281件文物中发现亲属姓名
  
  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1周年之际,抗战馆联合全国21家抗战类纪念馆举办《伟大抗战 伟大精神》主题展览,展出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照片120余幅,文物281件,其中包括左权家书、杨靖宇马刀等国家一级文物27件(套)。其中,“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拓片,记载了834名投笔从戎学生的姓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拓片文物中,范洁女士找到了大伯范承業的名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拓片 摄/记者 崔毅飞
  
  家住北京的范洁女士,驻足在这张拓片文物前,她从密密麻麻的名单中,寻找到了大伯(范女士父亲的大哥)范承業的名字。范女士告诉法晚记者,大伯范承業和她的父亲范承义,都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父亲在1990年,还曾向抗战馆捐赠西南联大相关文物。想不到在此次展览中,能够发现大伯的名字。这让范女士非常激动。
  
  范承業老人已经过世,记者找到了老人的儿子、现居昆明的范祖新先生。范祖新告诉法晚记者,家父范承業生于1919年,祖籍云南省建水县,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文学院外国语文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主修英语和法语。
  
  范祖新介绍说,家父毕业那年,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当时军队中有邀请美军顾问,父亲所学便有了用武之地。大学刚毕业,范承業随抗日队伍奔赴广西前线,主要从事翻译工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投笔从戎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战争结束后,范承業回到建水老家,曾任建水中学校长。
  
  见证:纪念碑刻下834从军学生姓名
  
  范承業就读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学术力量。
  
  据抗战馆相关负责人介绍,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前,校方决定在原校址立碑纪念,石碑正反两面分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碑文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长冯友兰撰写,中文系主任罗庸书丹,教授闻一多篆额,史称“三绝碑”。
  
  纪念碑建成后,学校专门制作了拓片,出售给师生留作纪念。拓片文物的捐赠者叶铭汉,1925年出生于上海,1944年9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第一学期结束后,叶铭汉提交了入伍申请。1945年初他在学校加入了青年军,之后便乘机飞赴印度受训、服役,后被编入汽车兵团。2010年,叶铭汉将该拓片捐赠抗战馆。
  
  抗战馆文物部工作人员介绍,在西南联大8年历史中,包括叶铭汉先生在内、共有1100多人投笔从戎。该拓片记载了834名从军学生的姓名,是抗战时期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共赴国难的实物见证。
  
  范祖新告诉法晚记者,在昆明市的西南联大旧址,这块纪念碑依然矗立,有亲戚来云南旅游,他们都会邀请亲人去瞻仰这块纪念碑。想不到相关拓片能来到北京与公众见面。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