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玉雕的惊艳,有谁知惊艳背后的惊险
2018-07-12 10:35:36 来源:新疆质检院和田玉检验中心 已浏览次
在玩赏和田玉的队伍中,无论是行家、藏家还是普通的玩家,面对惊艳的作品都会赞叹不已,但是如果不亲眼目睹玉雕的制作过程,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深刻地感受到惊艳背后的惊险…

1、采玉的惊险
和田玉的原生矿在巍巍昆仑山海拔几千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上,在古代道路不通畅、交通工具不发达、开采设备不先进的前提下,采玉之人“千人往, 百人返;百人往, 十人返”,历经艰险、九死一生只为采得美玉。
即便是在今天开采山料3500米以上依旧靠肩背手提人力搬运,3500米以下靠毛驴托运,崎岖山路、漫天飞雪、一天四季、变化莫测,玉工们千百年来一直在恶劣的条件下打着一场惊险之仗。

2、选料的惊险
现在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它已经成为一类产品的名称,而并非单指新疆和田所产的玉,目前市场上和田玉主要分为和田料、青海料、俄料和韩料,玉雕师在雕刻之前的选料时就要准确地判断玉料的产地,一般情况下和田料油性重、青海料水润、俄料白度高、韩料脆性大。
在选料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买,不同产地的价格各不相同,在同一产地中不同等级的玉料价格也不一样,除了产地因素,和田玉还受到产状的影响,子料、山料、山流水、戈壁料都有着不同的特征,选料主要是“物有所值”,但是这简单的四个字,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很难做到。

3、切料的惊险
对玉雕师来说,切料就是赌博,一块玉料在没有切开之前,神仙也不知道里面的样子,尤其是玉皮厚的赌性更大 ,玉雕师们切料前常调侃:这一刀下去说不定就切回旧社会了!
一块从外面看没有任何瑕疵的料子,说不定切开后里面就是裂、棉、僵、黑点,有的还可以依大改小、规避瑕疵、废料利用,而有的几乎没有利用价值,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料直接打水漂了,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只有玉雕师最懂,而切料时的惊心动魄感也只有玉雕师深有感受。

4、雕琢的惊险
雕玉过程是一直做减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玉雕师们如履薄冰,不能出半点差错,不能有一丝闪失。从切料到设计,从制作到完工,从抛光到打磨,玉雕师的心都是悬着的,他们在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懈怠、不能分心、不能走神。
雕琢一件精美的玉雕,需要玉雕师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知识渊博、审美能力强、有艺术细胞、充满正能量,必须心甘情愿一辈子将这条惊险之路走到底的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