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遗助力脱贫 推动乡村振兴

  粘纸、晾晒、整形……7月4日,山东临沂平邑县高庄村,几位村民在临沂市级非遗项目“刘氏翻花”的传承人刘庆怀家中学习这项技艺。这几年,平邑县文化部门把“刘氏翻花”作为扶贫项目大力推广,仅刘庆怀就直接教授村民数百人,不少贫困户凭此增收致富。
  
  在山东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非遗助力脱贫正焕发出夺目光彩,成效引人注目。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王磊介绍,近两年,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基础,山东初步建立了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同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具备一定传承基础、生产规模、发展前景并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支持各地文化部门组织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深入挖掘、整理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的传统样式、图案、工艺、文化内涵,进行分类研究,丰富现有产品题材、样式、图案。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支持贫困地区利用当地已有的非遗保护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具有市场潜力、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以培训为重点抓手,以扶贫带头人作为组织、培训、运营等相关工作的牵头人,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空间。”王磊说,这样做,帮助了当地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激发内生动力,带动就业增收。
  
  将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产品与当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满足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实现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在潍坊市,当地文化部门积极鼓励贫困地区非遗项目传承人参与到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重大活动中来。同时,结合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设立,潍坊市文广新局还组织由设计师、专家、相关非遗传承人等参加的团队,帮助贫困地区设计和提升传统工艺产品。此外,潍坊市还引进有阵地、渠道和平台的知名电商企业及相关文化企业,形成产品聚合效应;采取“以销定产”等多种形式,扩大销售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产品。
  
  潍坊市文广新局局长孙俐君介绍,当地计划充分发挥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
  
  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这是山东非遗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
  
  为提升部分手工技艺的传承水平,山东近年来以面广量大、从业人员较多,有助于带动就业增收、培育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面向全省贫困地区开展定向培训。其间,山东文化部门将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非遗传承人群作为重点推荐研培学员,为贫困地区有意愿、有一定基础的非遗传承人群提供免费研修研习培训。
  
  根据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提供的数据,2015年至今,山东共协调安排各级资金1300余万元,用于支持非遗研培工作。在已举办的36期研培班中,90%以上的培训班次、70%的培训课程直接与精准扶贫脱贫有关;培训的1600余名学员中,有970多人来自贫困县,240多人来自贫困村。
  
  山东还提出,对在贫困地区设立的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支持和倾斜力度,支持开展相关调查研究、规划编制、传习设施修缮、普及教育、宣传展示、推广交流等。对非遗项目集中的贫困地区乡镇、街道和村落(社区)实施整体性保护,保护相关文化空间和特定自然人文环境。
  
  未来几年内,山东将继续引导和鼓励贫困地区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加快推动本地非遗企业或家庭作坊改造升级。“我们将鼓励和引导非遗企业、从业者,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提高品质。鼓励和引导现代设计企业、文化创意机构走进贫困地区,与当地非遗企业、家庭作坊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的合作关系,助力其改进产品设计理念、拓宽经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王磊说。
  
  今年6月,山东省文化厅、省扶贫办联合制定印发《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文化、扶贫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非遗所在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努力,结合非遗资源特色和优势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我们将统筹国家、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在支持方向上重点向贫困地区的非遗项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传承人倾斜。”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说,未来山东拟继续鼓励、引导社会机构和资本投入非遗保护传承、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提高对贫困地区非遗保护的支持力度,在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