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协聚焦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

  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如何让革命文物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月5日,安徽省政协召开协商座谈会,就加强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建言献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
  
  会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了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战略规划,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文物部门分别介绍各自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发言。
  
  “大别山区革命文物列入国家级、省级保护的占比偏小,利用效率很低。”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程中才建议,加强革命文物承载的党史军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工作,积累研究成果,为提高革命文物保护级别和利用效率、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史料依据。
  
  安徽省政协委员、省文物鉴定站副站长叶润清认为,应科学谋划革命文物与历史文物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大别山革命文物资源与当地旅游、文体产业深度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以此不断实现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整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议在本次会议基础上,把统筹整合大别山区革命文物资源,深度挖掘大别山革命精神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湖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张晓云建议,建立鄂豫皖三省联动机制。对此,河南省文物局资源处处长张斌远也认为,应建立协作联动的长效机制,整合大别山区革命文物资源,讲完整的故事,看完整的景点,形成区域资源优势互补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希望与会同志认真总结吸纳会议成果,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共同推动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表示,大别山区地处山区,脱贫任务艰巨。并且由于生态功能区和库区等定位,该区域无法大力发展对经济带动能力较强的工业门类。因此,大力保护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应为一条很好的路径。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