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上架起友谊桥

  由中国路桥工程责任有限公司承建的越南跨湄公河高岭桥项目日前竣工通车。 记者 崔玮祎摄

  

  同塔省坐落于越南西南部,湄公河穿省而过,水路交通便利,每天航行在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但受限于陆路交通网的缺失,往返于湄公河两岸的货车和居民只得依靠轮渡通行。由中国路桥工程责任有限公司承建的越南跨湄公河高岭桥项目日前竣工通车,彻底改变了湄公河两岸交通现状。

  

  越南副总理郑庭勇在出席通车仪式上表示,高岭桥现代美观、技术先进,对提高九龙江地区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对促进该地区与越南乃至区域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 质量保证

  

  越南高岭桥项目位于同塔省高岭市,横跨湄公河,全长2.4公里,采用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梁斜拉技术,是中国企业在越南承建的首个斜拉大桥。在此之前,越南已建成的斜拉桥大多由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企业承建。第一次由中国企业承建这类项目,越南业主充满了期待。

  

  “走出来我们才知道,国外对中国产品的质疑还很多。我们做工程的,一定要抓好质量,做好项目。”项目经理刁鹏说,启动伊始,项目部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三检体系,每位工程师随身必带相关质量和安全手册。无论是进场材料还是施工工序,分包商自检、承包商检查、监理抽查一个都不能少。

  

  在刁鹏看来,除做好内部管控之外,推动分包商淘汰老旧设备,采用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经过分包商实地考察和中方耐心开导,中国生产的塔吊、电梯、液压爬模等关键设备先后进入施工现场。事实证明,这些性能可靠的中国设备不仅保障了工程质量,也显著提高了分包商施工的效率。以液压爬模系统为例,与同一条线路上另一座斜拉桥使用的他国产品比较,中国系统设备在爬升效率、操作性能及安全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尝到甜头的分包商在后续主梁施工阶段采购了中国制造的挂篮系统。

  

  克服挑战 终迎收获

  

  记者在采访时获悉,项目建设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高岭桥主塔施工进度顺利,但在准备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案时,中国建设者们碰到了棘手难题。

  

  高岭大桥设计单位提供的主梁施工工艺为非对称施工,按照这种工艺会产生较大的不平衡重。经计算,最大不平衡重可达到350吨,这与国内一般采用的对称施工工艺不同,建设难度和施工安全面临的挑战将大大增加。

  

  项目部在与业主沟通之后,并未得到满意答复,设计单位坚持原设计不变,分包商也声称如果建设过程中发生变更并追加投入,将提出索赔。为此,项目部对非对称施工工艺全面分解细化,掌握施工风险点,在征求国内专家意见后,项目部决定遵从原设计。在方案讨论会上,项目总工程师张冬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将施工风险降至最低。”

  

  施工过程中,随着主梁节段不断推进,控制的难度逐步增大,观测和计算的频率越来越高,每一次都要在分析上一节段数据的基础上反复验算,才能给出下一节段的控制数据。经过10个月的奋战,项目主梁施工顺利完成,控制精度全部在规定标准之内,张冬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2018年1月份,高岭大桥项目一次性通过了监理验收,是全线首家获得初验证书的承建方。

  

  以诚相待 合作共赢

  

  越南高岭大桥项目由亚洲开发银行等出资1.44亿美元,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越南本土企业共同承建。这种模式对于中国路桥的建设者们来说并不熟悉,双方背景不同,理念有差异,合作之前互不了解,这一切都给项目能否顺利推进打上了问号。

  

  不过,一件小事改变了中方的想法。临建初期,项目现场需要架设一台变压器,并增设一条长约2公里的线路。中方人员向当地电力部门申请,跑了多趟,可是迟迟没有回音。再拖下去,后续很多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这时有人提议让联营体方帮忙申请,虽然此项工作不属其工作范围,但他们还是爽快地答应了。由他们出面联系当地电力局,很快便得到了批复。

  

  自此之后,项目部的中方建设者们统一了认识,“联营体模式下,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双方各自的优势完全可以互补。要充分利用好这种关系,以双赢的理念努力实现目标”。定期联合会议的制度由此设立,中方发挥桥梁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联营体方则发挥语言和熟悉当地规则习惯等优势,协力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高岭大桥项目采用专业分包形式修建,分包商多为当地施工企业,在施工效率和理念上都与国内有着很大不同,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中方多次要求整改,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此,项目部决定邀请分包商负责人前往国内参观类似桥梁项目。在到达当时正在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和虎门二桥施工现场后,分包商被中方标准化的现场管理深深地震撼。回国后,分包商开始主动配合项目部改善现场形象的要求,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施工现场有了积极变化。

  

  高岭大桥项目党支部书记周曹峰说:“联营体模式是我们的初次尝试,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团队一起合作,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事实证明,我们做得不错。”(经济日报驻河内记者 崔玮祎)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