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二仙的今生前世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白效咏
  
  原标题:栏目:雅趣
  
  寒山拾得图 徐悲鸿寒山拾得图 徐悲鸿
  
  中国民间传统结婚仪式上,往往供奉和合二仙之像,为两个笑容可掬、蓬头垢面的和尚,一手持荷叶莲花,谐音“和” ,一手捧宝盒,谐音“合” 。和合二仙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愿新人百年好合、家庭团结和睦。画像中的和合二仙,即是寒山、拾得,本是天台山的两位高僧。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 ,雍正帝下诏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身份由官方确认。可以明确的是,民间奉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时间只能更早。雍正帝下诏封此二僧,绝不会是毫无由头,只可能是对民间信仰的追认。这说明,源于天台的和合文化,早就深入人心,成为民间美好的愿景与追求。
  
  寒山、拾得被尊为和合二仙,则是出于家庭团结和睦的需要。清翟灏《通俗编》卷十九在谈到以寒山、拾得取代张万回的理由时云:“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矣。 ”如此,则寒山、拾得所以被奉为和合二仙的原因就可明了:他们能忍自安,以忍耐求得平安和谐的思想被广泛接受,尊为治家的金科玉律;他们二人虽为异姓,但情好无间,又成为和睦团圆的榜样。家庭都是由来自异姓的男女结合而成,这可能是和合二仙在婚姻仪式上特别受重视的原因,代表着二姓好合,家庭团圆和睦。但寒山、拾得和尚的身份又与世俗家庭相冲突,于是便改僧为仙,官方称之“圣” ,民间把他们塑造成蓬头笑面的形象,还可以看出前任和合之神张万回的影响。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