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欣赏国画
唐云1972年《争食》,上海中国画院藏
许多年以前,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于上海美术馆开幕的那天,有位朋友问我,如何欣赏国画?这个问题要简短明了地介绍和答复,是深感困难的。
我忽然想到京剧,我认为国画的艺术表现方法,有些地方是和京剧极相同的。一个京剧演员,不但要苦修苦练到嗓子高亢而有力的唱功,同时要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对于身段动作和做功,要刻画入微,自然逼真。有了好的唱功,没有好的做功,或有做功而没有唱功,都不能算是一个好演员。还有锣鼓胡琴的配合,更使唱的声调,做的情节,衬托出来,成为一出好戏。一幅好的国画作品,是不会发出声浪的。但是用笔用墨的震荡波动、起伏轻重、深浅错杂、活泼明快,有断续、有连气、有曲折、有虚实、有轻灵、有沉郁、有泼辣、有精细、有豪放、有韵味,都有它一定的节奏。有一次苏联朋友扎木斯金到上海博物馆去参观,看到中国古代画的山水上的皴法和苔点,人物画的衣褶线条说是有微妙的音乐感。
笔墨的节奏,是完全为了要表现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一笔转动能够恰到好处表现客观形象的精神实质,才是好手。如果单弄笔墨的节奏,不能表现真实内容,让观众看了不知是画什么,这就失了绘画的基本要求,比方京剧上要演一个黑旋风李逵,而演员表现神态性格,不是李逵,而像大刀关胜,台下的观众,一定会哄笑。国画也是如此。如果画劳动人民却像个书生,画鲜花像挤满灰尘要萎落的残花,画飞禽像身体很重飞不起来,画风景,到过这个风景区的观众,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些即使笔墨好,观众也不感兴趣。即使懂得笔墨的内行,也不会说是一幅好画。一出好戏,看了真像处在当时环境里一样;一幅好画,要真像身入画中,具有这样吸引人的魅力,才是高雅的艺术。
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中陈列着齐白石所画的大虾子,他用很湿有力的淡墨笔触,很自然地画出一群肥大有趣的虾子,看起来好似很不费力,细看每只虾部位处理,都通过很精细的思考。绝淡的虾身上大胆地点染很浓的虾脑和眼睛,加上轻灵有劲的虾须,使一群虾子的精神更活跃起来。上面再加上一排浓浓的茹菇叶子,显得一群虾子很活泼地泳游在澄澈的溪流中,但是并没有画着半笔的水纹。王青芳的金鱼,也是不画水而鱼是在水中。这种表现方法在国画中还有山水画,有些不画天空、倒影;人物画有的不画细致背景,正和京剧上所要表现上马时只用马鞭一拂;敲门、上楼梯、跨门槛时只做姿势一样,不设背景实物,同样不妨害主题内容。这种表现方式,并不是现代创造出来的,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很长久时期逐渐把艺术提炼、简括明了而达到的成果,成为传统技法中之一。当然更有很多的民族绘画优良传统,需要继承和发扬,要靠作者的努力了。
此外,画画上的“题头”,把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也是我国绘画上的特点。自宋代苏东坡开始,盛于元代,明清继之,直到现代,有悠久的历史。如果“题头”内容好,书法好,墨色浓淡配合得调和,题在画面上的位置得体,使画面突出。正如京剧的锣鼓胡琴,视表现剧情的需要来配合、衬托一样。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