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高质量艺术盛宴滋养人心

  徐悲鸿 愚公移山 1940 年 布面 油画 46×107.5 cm

  

  每到拍卖季,都是热爱艺术品人们的饕餮盛宴。从5月开始,北京众多一线拍卖行征集来的琳琅满目的艺术品纷纷闪亮登场。今年6月,在艺术品扎堆的“拍卖月”,将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这个月内完成春拍。

  

  此时,钟情和热爱艺术者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拍场去大饱眼福,而众藏家则纷纷摩拳擦掌,要在竞拍中将自己喜爱的艺术品一举拿下。无论是古代书画、现当代油画,瓷器玉石,还是古典家具和古籍善本等等,都能在各拍卖公司举办的预展中看到众藏家流连忘返的身影。当然人们最瞩目的还是哪件艺术品最终又拍出了天价,刷新了价格的新纪录。尤其是艺术品背后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最吸引藏家,因为这是艺术品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

  

  纵览京城各大一线拍卖行的拍品,可谓是璀璨夺目,佳作迭出。6月10日,在嘉德艺术中心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首次率先进行预展,为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

  

  在世纪巨制《愚公移山》的油画面前,吸引了不少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欣喜的目光。这是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当年经泰戈尔引见,徐悲鸿在印度会见圣雄甘地,并为其画像,徐悲鸿从这位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圣贤身上,看见了中国古代寓言中愚公形象的精神相承。“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后世用以比喻知难而进、有志竟成的行为。徐氏业已酝酿二十余年的“愚公移山”,终在此时臻于成熟。

  

  徐悲鸿大型人物绘画《愚公移山》,共创作油画版本两件、中国画版本一件及草稿与人物写生数十幅。其中,油画大尺幅版本及中国画版本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此次中国嘉德隆重推出的《愚公移山》为第一稿,尺幅为46x107.5cm,全面展示了徐悲鸿作为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在中西绘画融合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具浪漫主义英雄情怀。该作品后被中国美术史定位为“徐悲鸿艺术创作顶峰时期的经典代表,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堪称民族瑰宝。”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凌晨4时,新加坡日机空袭,15日,槟城陷落,日军兵临狮城。徐悲鸿登上沦陷前最后一班开往印度的轮船,离开新加坡。临行前连夜托挚友韩槐准、黄曼士、钟青海将其所藏绘画、书籍、碑帖、文玩、印章以及包括《愚公移山》在内的几十幅油画,运至罗弄泉密藏。

  

  1953年徐悲鸿病逝。次年2月19-21日,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与南洋美专、南洋学会、中国学会在维多利亚纪念堂举办“徐悲鸿遗作展”,展出了浩劫幸存于新加坡的徐悲鸿遗作,包涵此件《愚公移山》等80余幅。徐悲鸿一生创作的油画约一百余件,早年和盛年所作的40余件精品均留在了新加坡。这段南洋岁月,不仅是徐悲鸿油画生涯的高峰,也是中国民族救亡史的重要注脚。《愚公移山》充满传奇地向我们再次打开了中国现代美术创作的一段重要历史,注定成为一件中国美术史的丰碑之作。

  

  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在徐悲鸿大型人物画创作中,唯《愚公移山》是用中国画和油画两种语言来呈现的,有鉴于两件大尺幅作品已藏于徐悲鸿纪念馆,此件《愚公移山》现身中国嘉德春拍,乃市场之幸,作为民间可流通的最为重要的20世纪扛鼎之作,有望创造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人们翘首以盼花落谁家!

  

  今年是中国嘉德成立25周年,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以学术梳理美术史,集结众多名家经典,拍品阵容强大,3大夜场总底价逾5亿,实为历年底价之最,以此向嘉德25周年庆典献礼。

  

  中国嘉德 2018 春季拍卖会将于 6 月 15 日至 17 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预展, 6 月 18 日在嘉德艺术中心举槌拍卖。本季拍卖共推出中国书画、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迹、邮品钱币等各艺术门类 6600 余件臻品佳构,为广大藏家奉献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

  

  2018 春拍,中国嘉德除了有中国美术史上博物馆级世纪巨献——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亮相,李可染、齐白石、傅抱石等艺术大家的煌煌巨制,《石渠宝笈》著录的古代书画,皇室御制的深宫臻品,失传千年的宋刻孤本,传世古琴、经典明清古典家具等各艺术门类都有众多精彩呈现给市场。

  

  中国书画版块以“游春”为主题贯穿本季思路。《游春》堪称傅抱石仕女画的经典之作,时隔数十载,临风微步,翩然而至。

 

  

  傅抱石 游春

  

  李可染的巨制《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是李可染晚期山水画杰作,是继《万山红遍》后完美体现李家山水图式的又一经典。

 

  

  李可染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徐悲鸿 秋林三骏

  

  还有靳尚谊新古典主义巅峰巨制《画僧髡残》等,让观众先睹为快。

  

  靳尚谊 《画僧髡残》

  

  在瓷器板块中,其中,清乾隆御制青花夹洋彩通景“桃花源”图 双耳活环大瓶,其形制、技艺、画工、釉彩均为乾隆一期瓷器的至臻之作,堪称中国传统人物山水画完美展现在御用瓷器上的典范。

  

  清乾隆御制青花夹洋彩通景“桃花源”图双耳活环大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高 55.2 cm

  

  据介绍,此次宫廷夜场将呈现乾隆御制青花夹洋彩通景“桃花源”图双耳活环大瓶,其器身之上的洋彩通景图所描绘之避世“桃源”遍布桃花绿柳,与青山碧水一同漾出春意无限,恰逢其时。

  

  瓶身所绘的洋彩通景图,为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诗人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理想和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安宁和乐的场景的描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题材,也成为了众多画家的灵感来源与畅想。

  

  乾隆朝的洋彩瓷器俱为“大内出样”,后再由景德镇画工绘于器身。然则将山水图卷绘于瓶身之上,又要近水远山,布局得当,实非易事。“桃花源”图活环大瓶即为难得佳作,亦甚可言于乾隆皇帝对“桃花源”的寄情之作。

  

  "忆昔入桃源,万古仙家趣。桑麻满平畴,绯英缬千树。"弘历的诗《拟渔人复至桃花源不复得路》正是对“桃花源”图双耳活环大瓶景色的描绘。

  

  乾隆一朝继往开来,是陶瓷史上取各代所长集大成的时代。相较于前朝瓷器上以青花或釉上五彩绘制的通景画,因洋彩色料明快艳丽,深浅有度,玻璃质感中又透出浓郁的油彩感,加之景德镇画工在乾隆一朝施彩时运用西方绘画技法,使得乾隆洋彩器上呈现出的画面勾染皴擦,浓淡分水,立体感强,为陶瓷史上通景画无可超越的巅峰。

  

  清雍正珐琅彩万花锦纹碗,瓷胎洁白莹润,外壁满绘四时花卉图案,在中心位置绘有大朵的牡丹、荷花,周围簇拥小朵的玉兰、绣球、兰蕙、石榴、芙蓉、菊花、桂花、菖蒲、石竹等四季花卉,花叶满密覆盖全器。底落“雍正年制”四字蓝料楷书款。此类图案旧称“百花锦”, 又名“百花不露地”“万花锦”“锦上添花”等,寓意百花献瑞,盛世长春。本品是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同样款识珐琅彩百花纹碗一件以外,目前市场流通中所见的第三件,殊为难得。

  

  清雍正 珐琅彩万花锦纹碗

  

  众多拍卖会、艺术品集中出现,的确是件好事,但“春拍买什么?”这也是众买家要面对的“纠结”。2018年春拍期间,在艺术市场的严峻考验面前,许多拍卖公司都做足了功课。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6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槌开拍。其拍品画家曾梵志的《无题》,吸引了不少藏家的关注。匡时在介绍《无题》油画时写道:在本次上拍的风景作品《无题》中,枯木与寒风萧瑟所构成的万径无人之画面,观者仿佛置身于朦胧的丛林,景物的纵深感在神秘的红白光影之间逐渐显现。背景色彩由普蓝色逐渐加深至青黑色,无穷无尽的空间亦随之伸展开去,似乎暗示着前方的道路漫漫,没有起点与终点。画面中虬枝丛生,布满了极具张力的线条,黑色油彩所勾勒而成的藤蔓轮廓与纠缠的枝架,以及游曳于丛林间的红蓝交迭的细线,以生物体无法呈现的方式分布交织,构成一片错综复杂的枝网。

  

  无题 曾梵志

        布面油画  

  2008年 款识:曾梵志 Zeng Fanzhi 2008(正面)

  

  来源: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早在2000年,曾梵志的作品中就出现了纯粹抽象的类型,他对于狂乱线条的试验,完全改变了先前面具时代的谨慎和精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破坏”的力量,干脆将其保留并发展,借助画笔的随意性和控制性两方面的相互制衡,将力量与自由度融为一体,形成了之后的“乱笔”风格。过去数年中,曾梵志创作的“乱笔”风景画逐渐增加,作品大都以深邃的丛林为题,其中部分是单纯的风景,部分则有形单影只的主角置于其中。整体画面气势恢弘,在远透视法的表现下,使观者在繁盛茂密的枝桠背后,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或一片心灵的净土,令一种视觉上的虚拟旅行得以实现。

  

  所谓风景,虽非惟肖写实,但神形逼真尤似梦幻之境。这狂乱而带有劲道的笔锋并不仅仅是在描绘枝桠的形态,这亦是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描摹。整个画面赋予观者心理学上的深度与震撼,似乎暗示着人类于大自然及社会环境中的渺小与无助。看似是杂草丛生的荒原,又好像野火焚烧过的旷野......驻足凝目,杂芜的笔触间那闪现出的一片明亮的光影色彩,仿佛是严寒中黎明的曙光,是即将迎来的春天 ……

  

  如同曾梵志自己的感悟:“这些不是真实的风景,而是一种妙悟的体验,妙悟可说是永不停息的发现之旅。”

  

  这些唯美而空灵的介绍,无疑也提升了拍品的艺术价值。

  

  而有些艺术拍品背后的人文关怀元素,也一样吸引了藏家的眼球。如匡时当代艺术中画家周春芽的作品《绿狗》。

  

  绿狗2001A 周春芽

     布面油画 2001年 

  款识:2001 周春芽 Zhou Chunya (正面)

  

  1994年,一只叫“黑根”的德国牧羊犬走进周春芽的生活与他相伴,逐渐成为画面的主角。起初“黑根”被画成黑色,1997年周春芽忽发奇想将“黑根”画成绿色,此后“绿狗”的形象成为延续不变的主题。它是周春芽艺术创作生涯中最具解放色彩的绿狗。诞生并化身于油彩挥毫之下的绿狗,以其放肆不修边幅的样貌活跃于画布,而油彩笔触中所呈现的咨意蔓延、齜牙裂嘴、狂放的肢体动作,浑身散发出野性的气息,绿狗的直白撒野塑造出一系列艺术作品是最让人著迷的标志特徵。

  

  1999年“黑根”病死,令周春芽十分难过,他暂时搁笔,不愿再画绿狗。2001年初周春芽再次开始描绘绿“黑根”。可此时他描绘的是从内部构建了骨瘦如柴的、几乎像空气一样的狗的灵魂。它们的唯一存在好像就是在“精神层面”。其中绿狗的竖直形态的出现,这让绿狗的形象和山石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原始的生命力可以在动物(例如狗)和植物(例如桃花)中完全的展现,但在人的生命中,它却只会在少数几种情况下爆发出来,性可能就是其中一种情况。

  

  周春芽十分喜欢植物和动物,因为他喜欢它们的纯洁,也表明他实际上更加偏好较为人性化的主题。周春芽说:“我热爱传统,但拒绝温驯和奴化,我没打算为古人负责,我关心的是我的感动和我的表达”。所以在描绘古人题材时周春芽显得如此不羁和悍然不顾,将表现主义注重内心情感的强烈画风与中国文人画两相融合。标志着这两相融合的则有“绿狗”系列。

  

  周春芽说:“我的艺术不是属于那种非常前卫、先锋的艺术,而是跟传统有所粘连的,我的艺术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艺术要具有世界性首先要具有民族性,中国“油画民族化”的精神是倡导将油画这一舶来品与本民族文化结合,油画要实现中国化、本土化。从这一点判断,周春芽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是一个实现了油画民族化,并且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家。

  

  2018春拍大战正酣,艺术品海洋中霞光闪闪,美不胜收的各类艺术品很难一一展述,人们翘首以盼,艺术品交易再创造新的纪录!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