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之时 赫赫有名的杨家将都去哪了?
2018-07-02 14:11:50 作者:一点资讯·文史博览 来源:凤凰网历史 已浏览次
核心提示:想当年如此一个赫赫有名的家族,最终却树倒猢狲散,被淹没在历史中,实在让人心酸不已,而北宋在重文轻武风气的影响下,被其他政权灭掉,或许也是迟早的事情。

杨家将画像
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讯·文史博览,原题:北宋被灭亡时,杨家将都去哪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王朝之一,天天被少数民族政权追着吊打,除了割地赔款似乎再无任何特长。
实际上北宋后期的耻辱与赵匡胤开国时的一道命令有关,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是武将出身,经历了五代时期纷乱的战争局面,深知政权的稳定一定要统治者牢牢的把握住权力。
因此赵匡胤开国后就立下了规矩:不许杀文官,文官就是再贪婪也不如武官的危害大,结果造成了北宋南宋都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这就使武将的权力大大削弱,虽然没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
但是也产生了极大的副作用,那就是武力极其低下,很多地区的战备不修,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将军战场协调能力极其低下,甚至很多将领在作战时每一个环节都要向上级汇报,结果错失战机,被人吊着打。
实际上北宋王朝前期武力还是比较牛的,能打的牛人也比较多,比如现在津津乐道的杨家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杨家将的老祖宗是杨继业,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今陕西神木),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少年的杨重贵到太原。
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杨重贵留在了太原。杨信死,以其子杨重勋(杨业的弟弟)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
杨继业后来投降了北宋,因为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胜,因此常常让敌人闻风丧胆,国人干脆称之为杨无敌。
而杨家将就是杨继业的后世子孙,杨继业征伐辽国失败被围后,撞死在李陵碑上,杨家的几个儿子后来也在奸臣的陷害下,死的死,亡的亡,杨家将比较有名的将领,其中一个是杨延昭,一个是杨文广。
杨延昭每战都身先士卒,获得功劳,与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多年,辽国对其非常敬重。
而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在军事方面也非常有成绩,史料记载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
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后来杨文广因为积劳成疾,死在了任上,被朝廷追赠观察使一职。
实际上杨家将后期就基本上没在历史舞台上出现过了,后世基本上也是碌碌无为,或担任朝廷的中下级军官,或默默无闻。
其实,施耐庵的《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的遭遇就很能体现出当年杨家将处境的尴尬,杨志虽然为杨家将之后,但是却只是一个中下级武官,受尽了奸臣的欺压,最终被逼上梁山。
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也足可以看出北宋末年,杨家将的威风确实不复当年,甚至湮没无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