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1667.5万元成交
2018-06-29 15:22:01 来源:雅昌艺术网 已浏览次

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
2018年06月19日晚,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景元(二)——斯彼尔曼等典藏西天梵相三尊”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本场共3件精品上拍。其中,明永乐-宣德 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以620万元起拍,145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667.5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 6,500,000-8,500,000)
此件观音造像以汉地命名习惯可称为水月观音,是汉地自行创造并流行的一种观音造型样式。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它最初是由唐代画家周昉创塑的,所谓周昉“妙创水月之体”。周昉依据《华严经·入法界品》对观音道场的描述,着重表现了观音菩萨观察水中月亮的情景,姿态优雅闲适,藉以喻示观音通达空性之理,具足般若大智,其坐姿明显受到古印度转轮王坐姿的影响。唐代以后这种观音在中原地区一直流行不衰。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宫廷造像中也流行水月观音像,是汉藏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此像是一尊不带刻款的明代宫廷风格造像,展现了明代宫廷造像又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造像也都出自明代宫廷,它们用于皇宫内外佛堂和皇家藏传寺庙殿堂的供奉,而不像那些带铭文的宫廷造像(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所以它们不带刻款,也无需刻款,属于明代宫廷造像的另一种形式。
同时,此像多处保留了元代宫廷造像上常见的艺术特征,反映了元明宫廷造像之间密切的艺术传承关系。其中有三处特征最为明显和突出:
一处是它的发髻。呈高扁状,其源头可追溯到印度帕拉造像。这是元代宫廷菩萨装造像流行的发髻样式,而明代宫廷造像普遍流行的发髻是高悬于头顶的横圆柱状。
再一处是衣纹。以带状的衣边形式表现,出现在菩萨的两小腿部位,十分简洁。这也是元代宫廷造像习惯采取的衣纹表现形式,而明代宫廷造像普遍采取中原传统的表现手法,为写实性衣纹,衣纹自然生动,质感强烈。
三是镶嵌宝石。出现在菩萨全身的装饰部位。其做法是先在需要镶嵌的部位做出一个个凹槽,然后将宝石嵌入。此像装饰部位留有许多圆形小凹槽,内有红色的朱砂,即显示原有宝石镶嵌,现已脱落。这种镶嵌宝石的做法在元代宫廷造像上十分流行,是元代宫廷造像的一大亮点。明代宫廷造像也继承了元代宫廷造像的装饰风范,可以明显看出菩萨装造像的花冠、璎珞、钏镯、宝带上亦有宝石装饰,但宝石皆非镶嵌形式,而是同装饰一起铸出,为铸造的形式。
责任编辑:小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