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瓷画“双头蛇”有何寓意
双头蛇
有位瓷友喜欢收藏青花瓷,前几年醉心于搜集12生肖青花纹饰,曾给我来信,请帮助物色。大家经过一番努力,小有成果:如子鼠有明天启、崇祯的“松鼠葡萄”纹;丑牛有永宣的“犀牛望月”、明万历的“老子青牛”“牧童骑牛”;寅虎有明正德的“乳虎”、崇祯的“下山虎”;卯兔有明天启的“狡兔三窟”“月宫桂兔”;辰龙就更多了,元明清皆有龙的图案,各个朝代,官窑民窑,风格各异;午马纹饰也多,特别是明代万历到天启,“天马”“卧马”“海水马”“群马”皆有;未羊有明天启、清康熙的“三羊开泰”“苏武牧羊”;申猴也可以找到,以“马上封侯”“喜鹿封侯”之猴代之;酉鸡有明成化的“子母鸡”、清代的“冠上加冠”大公鸡;戌狗不多,后来找到一个瓷片,上有一条“看家狗”;亥猪在明代青花瓷上找不到,据说是因为明代皇帝姓朱,“猪”与“朱”同音,窑工怕因画猪而获罪,故纹饰上未出现。直到清乾隆时期,青花纹饰上才出现猪的形象,且是“野猪”。最难找的是巳蛇,许多人努力各方寻觅,迟迟不见踪影。没想到,今年春节前终于传来好消息。
江西九江的收藏家吴忠信从微信上发来一幅图片。青花瓷片标本上绘制的恰恰是一条“蛇”(见图),看来12生肖青花纹饰可以全了,真让人大喜过望。瓷片纹饰上除了蛇还有一位手握锄头的人。有人看了一眼便下断言:“农夫与蛇的故事”!似有几分像。《农夫与蛇》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故事内容世人耳熟能详,故事寓意做人做事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手伸向善良的好人;对恶人即使做到仁至义尽,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后来再仔细揣摩画面,又感到似有出入。瓷片上绘的分明是一条“双头蛇”。为了弄清“双头蛇”青花纹饰的含义,最近我专门查找了一些资料。双头蛇又叫两头蛇,古已有之。古人传说见之者死,说明其狠毒之至。晋郭璞注《尔雅·释地》称为之“岐头蛇”。“歧头蛇也,今江东呼两头蛇。”汉代贾谊在《新书·春秋》中记载:“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后来,孙叔敖果然成为楚国的一代名臣。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德行上》说:“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唐刘恂的《岭表录异》卷下:“两头蛇﹐岭外多此类。昔孙叔敖见之不祥,乃杀而埋之。南人见之以为常﹐其祸安在哉?”
其实,双头蛇属于蛇的基因变异种,多生活于高山或平原湿地,隐匿于泥土下。越南以及我国江浙、湖广等地,多有发现,并非毒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