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收藏家从旧货市场上淘出一本手抄本古籍
手抄本《续千家诗》 记载武进古代忠孝节义文化 张军提供
近日,常州收藏家包立本从旧货市场上收集到了一本晚清时期的手抄本,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常武地区,如有关于海烈妇、杨孝子等的诗词。“海烈妇的事迹发生于武进,杨孝子是武进人,这两位都是中国古代忠孝节义精神的代表性人物。”常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专家朱隽翻阅后表示,这本书就是清代无锡“善人”余治编辑的《新刻续千家诗》,该书现已很少见,但对于研究江南地区清代慈善公益文化、孝道文化,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据悉,该手抄本长27.8厘米,宽16.4厘米,为绵纸,共94页。余治是清代劝善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致力于“以乡约劝善”,是当时江南善士圈的核心人物,他不仅创办了多家慈善公益机构,而且影响了众多江南富豪投入慈善,带动一群弟子从事公益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谒海烈妇墓》正是他本人的手笔,该诗云:“玉质长埋古驿旁,铮铮立节媲姬姜。毗陵道上穹碑在,一死千秋骨亦香。”另一篇署名为“蓉湖逸叟”的《题杨孝子乞丐承欢图》诗为:“乞儿底事到今称,为解亲前色笑承。多少翩翩裘马客,庭帏岑寂冷如冰。”
海烈妇是徐州人,清代著名词人、宜兴陈维崧《大酺》一词记载:“海烈妇,徐州人,流落毗陵。艳色为漕卒所窥,迫之,不屈而死,立祠毗陵。”海烈妇墓就在祠旁。康熙时大画家王翚等人所画的清代《康熙南巡图》常州府部分中,在画中的城门和运河上方,有一处掩映在树林中的小院子,有“海烈妇祠”的标注。海烈妇事件对常武地区的文化有一定的影响。清末,武进人陆鼎翰还将海烈妇祠中题咏汇为《海烈妇陈有量妻祠录》出版。
根据《洛阳镇志》等资料记载,杨孝子即杨乙,系武进安尚乡虞桥塘下头村人,他的孝行名动乡里。故事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杨乙家境贫寒,父母年迈,靠杨乙乞讨度日。每当讨得饭菜,先孝敬父母吃饱。有人想雇佣他,他说他不可一日无亲。十年后,父母相继去世,他乞讨到了棺材,脱下自己的衣服为父母入殓。杨乙死后,当地有传说他做了地方上的一位守护神。
《新刻续千家诗》是继《千家诗》后的补充读本,所选的诗歌类似劝世歌谣,为后世了解古代语文、道德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样本。该书至今的存世量远不及《千家诗》。“因为《新刻续千家诗》的内容只注重劝善,不像《千家诗》那样既有山水田园、赠友送别,又有思乡怀人、咏物题画那样多元化的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本书的内容及所宣扬的精神已经陈旧,因此看的人不多,但即便如此,它还是有研究价值。”朱隽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