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新生”嘉兴非遗文创设计大赛暨海宁文旅设计大赛颁奖典礼

  6月8日,由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嘉兴市非遗保护中心、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海宁市旅游事务服务中心共同承办,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协办的“老味新生”嘉兴非遗文创设计大赛暨海宁文旅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海宁市文化馆剧场顺利举行。

  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嘉兴市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局长,海宁市旅游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处副处长,嘉兴市文化馆副馆长、书记,嘉兴市非遗中心副主任、文化馆副馆长,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海宁市旅游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及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秘书长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同时,来自全国各地市的参赛设计师及设计领域专家代表、设计机构及专业类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齐聚海宁,互通交流、共襄盛举。



  (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文华致辞。张庆中 摄)

  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文华首先致辞,就本届大赛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强调嘉兴非遗文创与海宁文旅设计大赛的主旨,倡导嘉兴根据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传承落地,强调挖掘非遗资源的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建议开发和设计一批兼具新颖创意、文化与生活气息、功能实用性的非遗创意衍生品,拓展嘉兴非遗和海宁旅游的传播功能,加强非遗衍生产品和文旅产品的创意设计,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补,“让非遗活起来”。



  (专家现场评审)

  大赛自2018年3月正式启动,吸引了来自各地市优秀创意设计企业、机构、高校及个人等广泛参与。大赛共征集有效作品173份,经过专家评审筛选竞优,终评决选出30件获奖作品,类别丰富,涵盖工艺品、服饰、生活用品、文化用品、旅游纪念品等文创产品。其中“粽娃爱非遗创意IP”荣获一等奖,“朗月山”硖石灯彩文创衍生品、“迎春红梅”盘扣包袋两件作品荣获二等奖,云龙茧偶“十二生肖”挂件、秀洲农民画丝绸系列、“蓝色印象” 手机共鸣音箱这三件作品荣获三等奖。另有其他24件作品获得优秀奖。完整获奖作品名单及评审名单见文末附件。



  (一等奖 粽娃爱非遗创意IP)





  (二等奖 “朗月山”硖石灯彩文创衍生品、“迎春红梅”盘扣包袋)







  (三等奖 云龙茧偶“十二生肖”挂件、秀洲农民画丝绸系列、“蓝色印象” 手机共鸣音箱)

  颁奖典礼上,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建江、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文华、嘉兴市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马学文等领导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颁奖。







  (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上台领奖。张庆中 摄)

  颁奖结束后,现场领导及嘉宾共同在海宁市文化馆剧场,观看非遗音乐剧《五色螺》展演。该剧作为嘉兴市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一个代表,由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嘉兴市文化馆、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嘉兴市歌舞团倾力打造,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嘉兴市地理位置为根基,运用吴越文化的积淀实现再创造,将五色螺“传说”进一步发展。







  (《五色螺》音乐剧演出。张庆中 摄)

  另外,作为非遗日活动的一部分,本次大赛入围作品于6月9日起至6月16日在海宁市文化馆进行“老味新生”嘉兴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展。特别感谢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会员理事单位杭州蓝德会展有限公司对本次大赛作品展布展策划的大力支持。











  (嘉兴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展现场。 张庆中 摄)

  附件:
  获奖作品名单




  大赛评委名单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 郭持华副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 陶音主任

  浙江理工大学动画系 来思源主任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郑晓君主任

  嘉兴文化促进会 陶明会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企业宣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请注意可能的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娜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