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轴
紫光阁位于北京西苑中海的西岸,清康熙时曾作为阅试武进士的场所。清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为了宣扬“十全武功”,每次军队胜利凯旋,乾隆皇帝都要下令为征战中的功臣绘制画像,并将它们悬挂在中南海紫光阁内,计有280幅画像,统称为“紫光阁功臣像”,天津博物馆所藏《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 即是其中之一。
《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图轴,绢本设色,纵185.3厘米,横94.7厘米。阿玉锡为准噶尔属司牧臣,乾隆二十年(1755)他率领24骑夜袭敌营取得大胜,为平定达瓦奇叛乱立下不朽功勋,在平定西域的百名功臣中名列第33位,故乾隆皇帝亲笔为其画像题赞,我们今天在这幅绘画的诗堂位置所见的就是乾隆庚辰年(1760)的御笔亲书。
本图为肖像画,绘阿玉锡挎弓带刀背箭,跨步站立,左手持矛背于身后,一位勇猛的武士形象跃然纸上。绘家在强调人物总体形象塑造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绘,阿玉锡所穿金属软甲环环相扣,细致入微,而其所佩宝刀刀鞘上蒙的绿色鲨鱼皮也被认真地绘于图上。
中国传统肖像画的面部描绘多以墨线勾画轮廓,再加色彩渲染,呈现出人物面貌较为平面。而冷眼看来,本图给人最为突出的印象就是阿玉锡的面部明暗变化与立体感较强,于解剖结构上也较为合理。因为本图人物面目是以色彩渲染的浓淡、深浅刻画出凹凸的效果,这体现了欧洲绘画的特色。而在服饰、衣纹、武器的绘画中则以线条勾勒加之色彩的平涂,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可见这幅功臣像是清代宫廷绘画中西合璧的作品,对于清代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曾经保存在紫光阁中的数百幅功臣像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战火中被劫掠殆尽,今天仅存的20余幅画像散落于世界各地,而我们国内仅存的两幅全部收藏于天津博物馆。本图即为其一,另一幅为平定大小金川的功臣《领队大臣成都副都统奉恩将军舒景安像》,其珍贵可见一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