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轴
明(1368—1644)
绢本 设色
纵175厘米 横66.7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桃源仙境图》轴为明代“吴门四家”之一的仇英所作的青绿山水人物画,纵175厘米,横66.7厘米。
仇英(1494—1561),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寓居苏州。漆工出身,后师周臣学画。善画人物、山水等,所绘山水以青绿重色为多,师法赵伯驹、刘松年。长于临摹,功力精湛,是明代中期画坛的巨擘。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
《桃源仙境图》的题材取自《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晋代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桃源仙境图》即描绘了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画面远景峰峦耸峙,山间白云缭绕,殿宇楼台时隐时现,展现了恬静、远离世俗、虚幻缥缈的人间仙境。前景清泉沿石壁顺势而下,汇成宽阔的河面,曲折的古松、星星点点的桃花树,有三位白衣高士临流而坐抚琴清谈,两个书童随侍。全画作者用大青绿着色,山石以勾斫的笔法,较少皴染,色彩华丽而不艳俗,用笔工致而不呆板。
此图画面右下角石上有行楷小字,款署“仇英实父为怀云先生制”,是仇英为其好友陈官(号怀云,江苏富豪)所作。据史料记载,仇英于四五十岁时受陈官延请至其家中驻馆作画。仇英为其所绘的作品中最著名的要数《桃源仙境图》轴和《职贡图》卷。仇英的传世作品较多,有关桃源题材的作品还有《桃花源图》《玉洞仙源图》《仙山楼阁图》《云溪仙馆图》等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 1创想与塑造,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
- 2河北南和出土北宋时期八棱碑 距今已有90...
- 3我国启动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
- 4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豪车”展露真容
- 5古籍的文物收藏价值如何衡量
- 6国家文物局公布2018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
- 7陕西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大型祭祀遗址
- 8以色列小镇发掘出24枚稀有古币 穿越千年
- 9国宝级文物修复师: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
- 10探访世界唯一一家蒙古秘史博物馆
新闻速递
- 浙江省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 华侨建“浙南民俗文化馆” 展出4220件农耕文化展...
- 34个历史文化村落已成为舟山乡村振兴的支点
- 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在浙博首次集中亮相
- 杭州西湖景区开展文博单位消防安全检查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举办
- 一场17块碎片的“文物手术”——西周铜铃修复记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创想与塑造,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
- 龙泉琮式瓶
- 给人好运的锦鲤,竟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
- 秋季吃蟹指南 —中西方文化下的蟹
- 乘槎使者海西来 ——丝绸之路上的石榴文化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历经9个世纪的《文画苏题卷》
- 梦回大唐,随我驰马扬鞭意气风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