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探究式课程对学习力的培养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善于学习的时间段,同时也是人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间段。正因为这一时期“学习=可塑性”,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2014年教育部正式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素养”中,明确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自2016年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常规学科之外,引入了京师之文的非遗探究式课程和非遗330课程,包括风筝、面塑、京剧脸谱、烙画葫芦、木艺、泥彩塑、毛猴、草编、彩蛋绘等20多种非遗项目。赵登禹学校开设的京师之文非遗课程将传统的非遗技艺与学科知识相结合,通过动手实践,让孩子们锻炼对不同制作材料性能的比较辨析能力、环环相扣的制作过程中所要求的逻辑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在后期的小组合作时,团队创作的思路沟通、作品外观设计、分工制作及合成、作品主题阐释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技能、人文知识、理解力、价值观、感受、态度、表现力得以提升。

       6月9日又迎来了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就在这一天,《启航·蜕变——北京市赵登禹学校非遗课程成果展》也将在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的真趣园校园非遗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将面向全社会,展示专属于孩子们的非遗艺术品。非遗进入赵登禹学校的课堂上已有两年时间,那么,它带给孩子们的影响究竟如何?这次展览将给教育界人士、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公众一个管中窥豹的机会。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孕育的无穷艺术魅力,与学科学习和时代需要的种种技能加以融合——通过“立心”、“赋能”,为孩子铸造一个更坚实的未来。也许,赵登禹学校开展非遗课程的精神和意义就在于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日期:2018年6月9日(预约参观)

 

       展览地点: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真趣园校园非遗博物馆

 

       展示范围:赵登禹学校非遗课程中产生的学生非遗作品、创作背景及背后故事;作品原材料、半成品、学生手稿和线稿等,再现学生参与课程的过程;学生参与非遗课程照片,学生及家长内心感悟;“皮影戏/脸谱剧”非遗课程成果展演;非遗课程现场体验。

 

       展示亮点:二维码解读作品。将新时代的信息科技与传统展览方式相结合,为拥有精彩创意的作品配合二维码进行展示,观众扫码后即可显示图文,包括作者信息,背后故事、创作背景、作品创意等内容。

                      “非遗艺术小专题”。展区内除作品成品之外,还会做2-3组“小专题展”,选择单项非遗艺术的某件作品,展示学生创作时使用的原材料、制作工具等,以及产生的半成品,直到成品的过程,构建作品故事及主线,赋予作品整体性,全方位展示非遗文化技术精髓、背后故事,以及创作者的创作历程。

                     多媒体展区。除传统展览区外,特别规划出多媒体展示区,展出视频宣传片,带观众深入了解学校做的工作,家长和孩子们的心声,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等。作为展览最后一个环节,总览全局,将观众代入更深的观展角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京师之文

       最后,“启航·蜕变”赵登禹学校2017年下学期非遗精品作品线上投票活动已经启动,欢迎点击链接:https://zhiwen.wenwuchina.com/BoutiqueVote/ZDYachievement.html 抢先了解展览详情,并为您青睐的非遗作品投出宝贵的一票。
责任编辑:晓燕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