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年朝鲜国王致礼部请罢中江关市以清疆界以防奸弊事咨文
明
纵60厘米 横104厘米
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
这是万历四十年(1612)朝鲜国王向明朝礼部提出请求革罢中江关市的咨文。“中江”位于今辽宁省距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2公里的地方,为明代中朝两国人员往来必经的关口。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大举入侵朝鲜。应朝鲜方面要求,明朝派军队入朝,共同抗倭。第二年八月,日军被压缩在釜山一线,战事暂时平息。这年十二月,朝鲜为缓解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主动向中国提出开设关市的要求。得到明朝同意后,中江关市很快开市。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日军被全部驱除出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朝鲜方面即提出请罢中江关市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间经过几次交涉,一直未能定议,拖延了下来。于是,朝鲜国王向明朝礼部又报送了这份咨文。
咨文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重复了万历三十七年礼部写给辽东都司信件中的内容。信中主要提到,榷税因倭难而开,并非长算,但因淮■挠阻,拖延至今,现淮■已撤,关市酌量禁绝,惟在贵院(辽东都司)主持。信中要求明朝礼部责成辽东方面就关市应否裁革拿出意见,并报本部。第二、朝鲜国王根据朝鲜议政府给国王的状启,向明朝礼部提出了革罢中江关市的要求,并摆出革罢关市的种种理由。这些理由归纳起来有下列数条:1、“往因倭患,暂设关市”,现在倭寇已退,关市自应关闭。2、“关市交易因循至今,其弊日滋”:其一、“本国奸民,专事逐末,辏集江上,利归商户,害及公家”。其二、本国奸民借关市名义,勾引华商前来私相买卖,甚至有杀人越货的勾当发生,在边境造成衅端。其三,倭寇虽退,但极有可能利用关市以窥虚实。3、原因太监高淮贪图榷关之利,阻挠撤消关市,今高淮等矿税监已撤,撤消关市已无阻碍。等等。
接到朝鲜方面的咨文后的第二年,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明朝通过辽东地方当局告知朝鲜,同意自当年停止中江关市。存在了近19年的中江关市被罢撤。
按:“淮■”指万历时期尚膳监太监高淮。他曾与太监陈奉同时充矿税监于辽东,并曾去朝鲜索冠珠、貂马。山海关内外咸被其毒。事见《明史》卷三五〇。
这篇咨文不见于《明实录》、《明史》以及《朝鲜李朝实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