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件组蒙古族文物亮相西安 "讲述"游牧民族的故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蒙古服饰、发式陶俑

  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西安活动周今天(5月28日)启动,作为活动周主打内容,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即日起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开展,200多件组来自大草原的精品文物让你大饱眼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启动仪式上蒙族歌舞表演

  鄂尔多斯博物馆讲解员韩思娜:“这是一件元代的巴斯巴文圣旨金牌,金牌重348克,正背面写有两行巴斯巴文,巴斯巴文是忽必烈时期的国师所创立的蒙古新字。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元代圣旨金牌。”

  上午,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的鄂尔多斯博物馆讲解员韩思娜和同事们为大家介绍着来自鄂尔多斯的精品文物。

  迥异的文字、蒙古服饰的陶俑、精美的祭祀用品,都体现出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风格。而展览的名称《800年不熄的神灯》也象征着大草原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接续传承。鄂尔多斯博物馆馆长 窦志斌:“成吉思汗去世以后,蒙古专门有个部落叫达尔扈特人,达尔扈特人就是守灵人。守灵人的油灯呀,酥油灯800年都没有熄灭过。所以我们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也一直在传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身着蒙古族服装的讲解员

  据介绍,这次展出200多件组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10件套以上,从鄂尔多斯祭祀文化、鄂尔多斯宫廷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三大方面进行布展。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的地区,虽与我省北部榆林市接壤,但从出土文物来看,足以体现出草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窦志斌:“我们在历史上鄂尔多斯属于河套地区,它虽然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但是跟我们中原,特别以陕西为交界的中原文化在历史上就是不断交融的地区。所以从我们展品特点看,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之间形成的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圣旨金牌

  火铳等军事用品、掐丝珐琅五供器、扎萨克银印以及刺绣眼镜盒、钱包、蒙古族衣帽等难得一见的精美纺织品文物,都让游客们大开眼界,也加深了对蒙古文化的了解。

  女游客:“我对鄂尔多斯有了刷新一般的认知,以前就知道是游牧民族,草原呀什么的,是个旅游胜地。但是通过看这个展览对它的历史文化有新的发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扎萨克银印

  男游客:“差异还是挺大的,感觉离我们比较遥远这种文化,了解一下还是挺不错的。”

  作为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西安活动周的主打内容,《800年不熄的神灯》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将从今天起持续展出一周,此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活动周还将上演马头琴交响音乐会、旅游推介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