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博物馆亮相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
5月18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办。来自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36家博物馆齐聚上海,共同展示各个博物馆的优秀的教育项目与相关配套产品。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教育专题博览会。
宁波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城市。宁波博物馆也受邀参加此次博览会。在整个博览会期间,集中系统的展示了宁波博物馆成立十年以来在社会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出版的教育读物、教育书籍、策划实施的优秀教育活动项目、开发的精品教育产品等。在博览会期间,宁波博物馆现场展示了拓印与古籍装订、文物3D打印、软陶制作等教育项目,并在公共教育区为上海市民带来了“文物修复”的公开课程。
宁波博物馆自2008年免费向社会开放以来,始终秉承“市民博物馆”、“大资源观”的服务理念,以人为主、以观众为关注点,不断提升展览陈列、教育体验、开放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作为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宁波博物馆社会教育通过十年来不断地研究、探索,逐步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内容上,从单一的文物向全方位的传统文化转变。宁波博物馆在立足馆藏、讲述文物故事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延伸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宁波地域历史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诗经、二十四节气、传统佳节等内容纳入到教育活动中,不断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实现了博物馆的“多内容教育”。受众上从单一的青少年向全体社会成员转变。宁波博物馆从最初“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专注于青少年群体,转而关注全体社会成员,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提供符合其习惯和要求的活动,实现在博物馆的“终身教育”。形式上从单一的手工体验向多种形式转变。宁波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已经不再局限在手工体验,而是根据活动主题的不同、参与群体的不同,开发了游学、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实现博物馆的“多样化教育”。场所上,从单一的场馆向馆外拓展。天一阁、保国寺等博物馆,永丰库、高丽使馆等历史遗存,乃至社区、学校等,都成为了宁波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场所,实现了博物馆的“现场教育”。
目前,宁波博物馆已完成六大系列教育项目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分别是“感受藏品:读懂文物的前世今生”、“ 研学宁波:认识宁波的古往今来”、“甬上非遗:感受鲜活的甬城文化”、“传统中国:品味中华的博大精深”、“绘本图说:图写生活的多姿多彩”、“ 海丝剧场:参与宁波的梯山航海”。据统计,2017年宁波博物馆共举办各类社会活动超过200场,参与活动人数超过18000人。
在博览会举办期间,还举行了“博物馆与美好生活论坛”、“博物馆:一个共同体”暨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签约仪式”,宁波博物馆王力军馆长出席并签署《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协议。该联盟旨在建立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工作的高效沟通协作机制,打造兼具博物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项目策划组织、人员培训、交流与评量评估等各项功能的专业平台,通过分享交流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水平,共同构建符合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定位的一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宁波博物馆 文/林磊 图/吴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