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博物馆奇妙夜”成常态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将如期而至。届时,广州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10家博物馆将齐齐开放夜场,广大街坊可前往游览,体验一把“博物馆奇妙夜”。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客厅”,是获取历史文化知识的宝库。近年来,从免费开放、文创产品开发到展览形式创新,博物馆越来越“好玩”,离人们生活也越来越近。与此同时,公众走进博物馆的步伐更频繁、更热切,看展、逛博物馆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毋庸讳言,当前博物馆的服务供给距离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在时间上,公众白天上班或上学,想去博物馆分身乏术;等到晚上有空了,博物馆又闭馆了——也因此,博物馆延时开放的呼声逐渐高涨。

  博物馆延时开放,有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看过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观众,都会对博物馆的深夜心驰神往。想想看,当夜深人静,市民游客从白天的紧张忙碌中停下来,在博物馆里穿越历史,纵览古今,从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中,获得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心灵的滋养……近年来,国内一些博物馆已做过相关尝试,比如北京古脊椎动物博物馆定期组织的“奇妙夜”活动已成其招牌菜,受到广泛欢迎;南京博物院也曾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引来人流如织……由此可见,博物馆延时开放符合群众期待,有助于回应群众旺盛的文化需求。

  博物馆延时开放,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博物馆开放夜场,相当于摆上了“文化消夜”,为市民游客在逛夜市、品广府美食、珠江夜游等之外,提供了新选择。想想看,在广州迷人的夜色里,一座座博物馆灯火闪烁,这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好去处,更能为城市增添文化气息,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为城市的夜晚增添魅力。更何况,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浓缩,文物、展品都是城市故事的讲述者——市民游客流连其中,可以更深切地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从国外经验来看,不少地方的博物馆已实现夜间开放常态化。比如巴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每周有固定时间开放至夜晚;还有部分博物馆,比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推出了“过夜项目”,允许成人、儿童过夜,深受欢迎。深夜的博物馆,有望成为一张文化名片,提升当地的文化吸引力和辐射力。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不可否认,博物馆延时开放面临各种困难,比如人力、财力、安全管理等,但如果公众有需求,博物馆不妨根据自身条件多多尝试。比如定期组织开放夜场,组织夜场展览、相关互动活动等,在探索的基础上逐渐推广经验,让“博物馆奇妙夜”成为常态,进而让更多人在博物馆里接受文化的熏陶、遇见更广阔的世界。(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