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昶砚专访:记收藏圈里的国宝帮
2018-05-15 15:31:22 已浏览次
针对收藏圈,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着名文物鉴定专家,古文物协会执行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民间文物研究中心景德镇基地顾问,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鉴定专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遗产保护委员会鉴定专家盛昶砚先生,一起来探讨关于收藏圈里的国宝帮的话题。

主持人:盛老师,今天很高兴您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专访。在当下来讲,“收藏圈”应该是一个很热的名词,很多人都对收藏圈充满好奇,都想知道所谓的“收藏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圈?盛老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盛:收藏圈这个问题要采用多面性角度来看待,常有人说,收藏圈的水很深,没有本事,千万不要去沾收藏的边!也有人说,收藏圈的水不是深,而是浑,乱相太多,本来不深的水,但由于太多的人在里面搅混水,水一变浑之后,就给人深不见底之感。
以上在我看来以上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正如行业中有人做了形象比喻:对于没有涉足收藏的人来说,面对收藏圈,无疑就象小马过河一样,回答的人如果是只松鼠,再浅的水也是很深的,如果回答的人是头黄牛,回答当然是:水很浅!而如果是人会水之人,再深的水也不会害怕。
其实正是如此,收藏圈好与不好,乱与不乱,关键在于你身处的位置。收藏圈,是一个以藏论友的圈,藏不合,气场也不合。我们就拿古瓷收藏圈来说,明显有五个圈。一是片片圈,二是普品圈,三是传世圈,四是赝品圈,五是真精圈。人们常说,收藏,玩的是圈子,你入了哪个圈子,玩的就是哪个路数。
再譬如,在这五个圈中,片片圈和普品圈人数最众,大约占了整个古瓷收藏圈的一半以上,赝品圈的人数也不少,相互吹捧,相互取暖。传世圈主要是老一代的古瓷收藏者,他们八十年代出道时,市场上基本都是传世品,认惯了传世瓷的他们,很多人对大开发和大盗掘出来的东西并不认识。
其实在这五个圈中,真精圈的人最少,全国最多也不到1000人左右,他们玩瓷玩到一定的段数,经历过片片、普品、传世品的收藏阶段,也吃过药买过赝品,但敢于自我否定,敢于自我革新,始终带着问号搞收藏,同时坚持求真务实,在古瓷收藏圈里摸爬滚打很多年,一步步成长,一点点“升级”,眼力越来越高,藏品等级越来高,玩到最后,都深感高处不胜寒,连找个可以与他们交流对话的人都很难找到。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数最多的片片圈和普品圈,自然也是人多势众的圈,也是掌握话语权、最受罪圈外人尊宠的圈。

主持人: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门道和规矩,盛老师认为收藏圈的规矩有哪些呢?
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收藏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更是对个人眼力、智力、魄力的一种考验。玩收藏,信誉始终是第一生命!作为收藏者,需要懂得并遵守如下(包括但不限于)千百年来形成的行规,才能更有利于自己,也更方便于他人。
首先,作为买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要有担当、有决策能力,犹豫、稀里糊涂、含糊、听故事都不好,要不买错了怪朋友怪专家,买高了怪卖家,没买又后悔。钱是自己装兜里的,别人都是参考,所以一切在自己。收藏或购买的过程,也是自己性格、学识、能力、品德等各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
其次,别人在交易时,不管你认为对还是不对,学会保持沉默。收藏的知识深厚博大,宽广无边,可能你是对的,更有可能是你不懂的,谦虚一点对自己没坏处。
再则,不要乱砍价。还价是门学问,精品你当普品还价,人肯定认为你不懂行懒得理你;真品你当赝品还价,摆明了胡扯;赝品你当真品还价,那自己就成冤大头。
在收藏行业,有的人可能胡乱报天价,有的人可能报价就比较实一些。你如果对行情懂就不用说了,不懂的话就参考下相类似器物的拍卖价按一定比例还价;或者找懂的人咨询,或者在网上查看类似器物的均价;或者按你真想买能出的最高价浮动10%问价,大部分还是可商量的。关键是是否诚心想买,不是真想买,还的价就是胡乱还价。
还有一点就是要尊重和信任行业中间人。有的买家是通过中间人交易,不要去打探卖家的任何信息和直接与卖家交易,否则没有人格,就没人再为你服务了,成为行内极不受欢迎的人,毕竟中间人的信息通道比一个买家要大很多,你自认为赚了,失去的却是整个人与未来的收藏之路。与中间人约定的服务费用在成交时要足额支付。同时,要相信行业中间人,除非您不选择中间人交易。信任并善用优秀中间人的经验与智慧,他们的专业知识、信息、把关能力、评价能力,往往能大大降低你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价格,花小钱得到的是巨大。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谨记,收藏或者买卖,一定要摆正心态,一分钱一分货必有其道理。不要总是疑心太重,价格低了怀疑东西不好,价格高了担心自己受骗。买到的东西怀疑买贵了,没买到的东西又说自己有多喜欢,这种心态是最要不得的。

主持人:盛老师分析的很全面。说完了收藏圈的规矩,我们再来谈一下关于“国宝帮”的话题。最近在各网站收藏论坛上,“国宝帮”这个词汇被频繁引用。盛老师认为什么是“国宝帮”?
盛:“国宝帮”的说法由来已久。所谓国宝帮是指收藏界里一种特定的人群,它并非指那些购买“国宝"的人群,而是指那些时常买到假货,却自以为捡漏捡到国宝级古董的人。
其实我们说的国宝帮并非针对全部购买“国宝”的人群,我们只从收藏角度定义国宝帮——“国宝”消费只有作为收藏现象存在才有文化思考的意义。古玩商也可能购买“国宝”,但情况显然要复杂得多。
因此,我们谈论的国宝帮至少是这样一群人:古玩收藏爱好者;热心的收藏文化传播者;按图索骥、依样画葫芦的执迷追随者;可能初识也可能久历,但对古玩认识模棱两可、一知半解却如痴如醉者;误入歧途而不自知者;不缺乏爱的情怀却缺乏自我否定精神者;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者;总试图以固执的主观意愿阐释其藏品的客观合理性者;不以盈利为目的者……等等。
同时,“国宝帮”还有另一层意思,是对一部分喜欢收藏的人的称呼,这些人对收藏国宝有狂热的追求,而且极其缺乏收藏和文物方面的知识,甚至对如何鉴定文物一无所知,只想收藏国宝,经常会把赝品当成真品而花高价买回来,然后到处炫耀,甚至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些赝品的绝大多数都是很低劣的仿品,往往都是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真假的,这些国宝帮几乎都是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的人,比较高级的国宝帮就是那种知假卖假的人,把赝品包装成国宝来卖。
总之,所谓的“国宝帮”其实更倾向于贬义的说法。

主持人:盛老师认为所谓的“国宝帮’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盛:国宝帮中,有一个受害群体,有强烈的投机心理,误信人言,将赝品当成国宝。另有一个群体,明明知道是赝品,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事实上,这是最低层的国宝帮成员也是最可怜的一群人。简单来说,国宝帮分以下几个群体:
第一类,主要是这种没有任何文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更谈不上分辨能力,把假东西买回来当国宝的人;
第二类,相比第一个群体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限于圈子文化,他们所讨论和看到的都是些赝品,而且他们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让他们去承认这些资金都打了水漂,他们肯定是从心理上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人的本能都会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第三类,本身收藏没有兴趣,也已经不困惑于藏品的真假,他们所谓的藏品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道具,让假的也能发挥真的的作用,这些人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国宝帮了。这些人其实也知道手里这批东西是被骗了。但是怎么办呢?他们干脆就不想了,直接建个博物馆,用的都是一流的安保措施。自从建好了这个博物馆之后,想贷款前都请银行的人来看看,然后一切就变得很容易了。
主持人:盛老师认为形成“国宝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盛:“国宝帮”的形成进化并非一朝一夕,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益的关系。正如一些古玩爱好者起初并不全是利益驱动,他们出于对文物的喜爱,而开始在地摊古玩市场中淘宝,结果因为水平不够,或者是被人误导而走入歧途,在收藏了一批“国宝”后,却屡屡被人鉴定为赝品、仿品,备受打击的他们不愿接受事实,以收藏者之间互相认可的方式形成了情感联盟。
“国宝帮”通常会以一个收藏了大量“国宝”的藏家为中心,组成一个小圈子。这些资金充裕而刚入收藏行业的新手成为了“国宝帮”的目标,这些“大藏家”往往资金充裕,动辄几十万几百万购买,这就在这个“大藏家”背后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就好像之前的某些文物贩子、制假者和鉴定专家一样,他们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忽悠他不断的掏钱购买赝品。与以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忽悠方式不同,这个利益集团更多的是采取做局的方式来,忽悠有钱的藏家,给刚涉入收藏行业的大藏家们灌输一些错误的理论,让他们养成错误的收藏观念。
主持人:鉴于“国宝帮”对收藏行业秩序的严重损害,盛老师认为作为收藏玩家,应如何避免“国宝帮”的收藏伤害?
盛:鉴于收藏行业尚未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面对大众藏友,应先从自身条件出发,切实提升收藏技能,切记盲目收藏,偏听偏信。培养理智的收藏心态,要谦虚、多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
从“国宝帮”的特点攻克解决问题。一般而言,“国宝帮”的固执特点是有目共睹的。作为藏友不要偏听偏信,要坚持自己的态度和认识,多学习专业鉴定知识,如果抱有怀疑,也可去找其他的鉴定机构进行重审鉴定,多方对比,作出准确的结果。
其次,要善于交流和查实,不要一味的坚信某某xx专家如何说真说假,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找出问题的根节。
主持人:盛老师分析的很全面。再次感谢盛老师接受本次专访问题的回答,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次拜访您?
盛:非常感谢,随时欢迎,要讲一点我所讲的只是我个人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的认知和见解。谢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