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鸽哨:精雕细琢 传递和平之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介绍,北京鸽哨是1810年从皇宫里传出来的。而据称在一段时间内,世上很难见到完整的永字鸽哨。后来在永字号鸽哨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永江的努力下,永字鸽哨的制作技艺被成功恢复。2013年7月,北京永字鸽哨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何永江和他的永字号鸽哨的故事吧。

 

  “豆汁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北京鸽哨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河北省三河市的一座院子里,见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字号鸽哨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永江时,他正在自己的工作台前全神贯注地制作一把鸽哨,一雕一琢之间体现出了传统工艺的精髓与内涵。

 

  “北京鸽哨是1810年从皇宫里传出来的。”何永江介绍,1810年时皇宫里专门养鸽子、养花的王太监退休后每天都去鸽市看鸽子,但是鸽市不是天天都有,于是他就看上了做鸽哨材料的蔑家铺子,他觉得伙计们品性都很不错,就把自己在宫里学的“剜”鸽哨手艺传给了他们,这就是北京鸽哨技艺的由来。

 

  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何永江开始了鸽哨修复工作。自何永江早年痛失祖上传下来的老哨子以后,世上很难再见到完整的永字鸽哨,这让他的修复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他曾几次问自己:“还能不能修复?”每当这个时候,何永江就会想到自己的师父,想起自己热爱的鸽哨,想起自己还要将这项手艺传承下去,最终何永江坚持了下来,并且成功地恢复了永字鸽哨的制作技艺。2013年7月,北京永字鸽哨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想做一把好哨子,原材料挑选与熟练制作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何永江介绍,鸽哨的材料挑选非常讲究,竹子要在三九天砍下,葫芦要选数伏10天之前的,这样才够结实。再说鸽哨的制作方面,分为切、掏、磨、粘、上色5个步骤,各道工序都有着独特的技巧,并且鸽哨是个功夫活,一把哨子从开始到成品,大概要做2天到3天。何永江还说,他创造的的鸽哨相较于普通鸽哨可以发出56个音,同时更轻更薄让鸽子更加省体力。

 

  何永江为了让永字鸽哨制作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让自己的儿子、女婿都学习了这一手艺,并且收了一名外姓弟子悉心指导。为了更好的宣传鸽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何永江还参加了龙潭庙会,为游客展示鸽哨的带法和发出的声音,当时庙会上的人一听鸽哨的声音,顿时说道:“对!就是这个声音,这才是老北京的东西!”更多人了解到,原来鸽子发出的“嗡嗡嘟嘟”的声音是这个小哨子发出的,不是鸽子本来的声音。

 

  “人到了这个年纪,已不再追求吃喝玩乐,给后人留下点真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回头见到老祖宗可以拍着胸脯说一句:‘我把手艺传下来了,没丢人’!”何永江还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他想在祖国70岁生日时,在放飞的和平鸽身上使用自己做的鸽哨,在天安门上空用鸽哨奏响和平之声、和谐之声、平安之声。

 

  采访感言

 

  几十年的鸽哨修复工作与申遗历程,何永江在这其中有苦有乐。正如何永江所说,给后人留下真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让更多人了解、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永江的想法与所有的匠人们不谋而合,这些不计名利的匠人们留给后人的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