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装人物壶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封建专制政体。1915年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新时尚迅猛发展,新女性时装形象应运而生,跃然瓷器之上,她们以时髦为荣,展示出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的仪态风貌,体现了中国女性服饰由清末古典服装向民国早期现代时装的转变。瓷器上画身穿时装的摩登女性,在中国陶瓷史上前所未有,改去了古代传统妇女的行为举止和装扮,民国早期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从多方面提供了当时风俗的珍贵实物资料。

 

  这件茶壶吸收了西洋水彩工艺画法,画面色彩艳丽巧妙运用绘开光的形式,绘制出年轻女子倚坐于拱型庭廊轩台上,体现出休憩闲耍的情景,人物与布景巧妙精到地配置在一起,匠心独具。女子额前梳刘海式短发,身着蓝色上衣,衣领成高筒型,几达耳垂,双手抚弄着小白兔,下穿浅墨绿格子呢长裤,脚穿草绿色袜,裹脚,足穿姜黄色小皮鞋。有一张方桌,桌上放置两函线装书,绿开片花瓶内插花与庭廊假山旁花卉相映成趣,画片右侧绘浅玫瑰红色窗帘使得画面更显平衡。整体配色鲜艳夺目,这是清末民初时期女服的特征,可以认为是时装人物画瓷器中年代较早的一件。反映出当时上层社会女子的时尚,是当时摩登女郎的真实写照。

 

  民国早期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与以往的瓷器人物画的画法不同,不仅运用了新粉彩工艺技法,并且吸收了西洋的水彩画法,有着丰富的明暗层次,微细地显出立体感。画面色彩艳丽而透明,仕女身穿洋红、橙黄、翠绿等明艳的彩色服饰,十分鲜艳夺目,迥然有别于清朝同治年以来瓷器浅绛彩绘的淡雅色调。画师们在瓷器上采用了艳丽而丰富的新粉彩技艺,表现现实生活的新题材,描绘了当时五光十色的时尚风俗和沸沸扬扬的民国初期场景,使中国瓷器人物画展现了新时代的新面貌。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