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天蓝地青花冰梅纹瓶胫标本

  此标本是一件小型瓷瓶残留的瓶胫部分,仅从残胫及其断面就可以看出,此瓶造型敦厚,胎质洁白细腻,二层台圈足成90°折角,是典型康熙朝器物(图1)。

  残胫所留天蓝地青花冰梅纹装饰,粗看之下与康熙青花冰梅纹装饰无异,但仔细观察发现在制作工艺上有根本区别。现以康熙青花冰梅纹小罐实物纹饰(图2)同残胫所留天蓝地青花冰梅纹进行比较,提出笔者的看法:

  第一、图2小罐的冰梅纹天蓝青花地色,同图1残胫冰梅纹天蓝青花地色,二者似同而实异。前者天蓝地色深浅不匀,色度不统一,色阶差别明显;后者天蓝地色深浅一致,在色度和色阶上整体毫无差别。

  第二、图2小罐的冰梅纹天蓝青花地色明显可以看出用笔涂染痕迹,清末光绪朝仿品甚至满是连续用笔叠按的“指捺纹”。而图1残胫冰梅纹天蓝青花地色上绝对看不出任何用笔涂色的痕迹。

  第三、图2小罐的冰梅纹天蓝青花地色只在肩上至胫下的青花弦纹之间出现,而图1残胫冰梅纹天蓝青花地色完全覆盖器物外壁,同以无色透明釉作地色的高、低温单色釉效果和作用相同。

  第四、作为单色釉品种,明清天青釉是模仿宋代官汝窑器“雨过天青”的色彩效果(图3)。清代康熙朝则创烧成功天蓝釉,雍正时烧制更精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雍正款天蓝釉双耳出戟瓶即是代表作品(图4)。以上二种釉色虽然美丽,但都是透明度不高的乳浊状釉质。图1残胫天蓝地色虽然呈色浅蓝,匀净雅致,但从其透明度高的特征看,它不是以天蓝釉和天青釉这两种单色釉覆盖青花纹饰,仍然是用青花料来做地色的。其工艺方法是 先以深颜色的青料在做好的坯体上绘画冰梅纹饰(这一点与其他青花器工艺相同),然后在经过“分水”配制的不同深浅色度的青花彩料中选定一种地色料种,以蘸釉方式为画好纹饰的器物上覆盖地色青料,最后再以蘸釉方式为整个器物施透明面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这种以浅淡青料为地色,以浓重青料画纹饰,又要经过两次蘸釉方式分别为器物施地色和覆罩透明面釉,在工艺上是复杂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都要高于纯青花器,故其产量很少,传世器十分少见。惟如此,则更显珍贵,藏友若遇品相完美者,切勿错失藏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