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丝路大展”的火爆 你真的看懂了吗?
本报记者 张全能 张青青 摄
2016年年底,成都博物馆推出“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以下简称“丝路大展”),在国内一炮而红,三个多月参观总人数超108万,居国内同类展览之冠,有人专门打“飞的”而来,有人反复参观8次……在资深文博迷“拿破破Napopo”刚发布的热门文章《2017博物馆十大展览述评》中,“丝路大展”也位列2017博物馆十大展览之首。“丝路大展”火爆背后,蕴含着丝绸之路对成都这座城市发展的关键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以及对世界的重大意义。“丝路大展”的火爆,你真的看懂了吗?
丝绸之路让成都连通世界
“丝路大展”在宏大叙事下,巧妙地以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为线索,将文物与四川、成都进行了联系。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表示,成都虽地处盆地,但人们的思想从不闭塞,地理的限制恰恰促使成都人对认识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冲动。“4500年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从未间断与外界交流,丝绸之路沿线的出土文物就是铁证,比如蜀锦在丝路上的广为传播,架起了成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李明斌说,“这种交流促进了成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历史上成都有‘扬一益二’的辉煌,凸显成都在中国城市和世界商贸版图上的地位,成都那时就是一座国际化城市。从丝绸之路上的蜀道,到今天的西成高铁,再到蓉欧快铁,有太多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历史的传承与跨越式发展,看到成都这座城市与世界对话的雄心与气魄。”
丝绸之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去年参观了172场文物展的文博迷“拿破破Napopo”说:像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原本和四川并无关系,但巧用丝绸之路背景,不仅体现展览主题开放和共享,也成为公众了解战国时成都之外其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窗口。
考古专家认为,蜀道是夏商时期的活跃通道,春秋战国后,秦借蜀道取巴蜀,修都江堰。开山治水的伟大成功,开拓疆域的骄傲豪迈,给了中华人文自信的起点。到了隋唐,丝绸之路促进四川蚕丝业鼎盛。唐太宗时,著名丝织工艺家窦师纶为蜀锦创制心纹样,后世称为“陵阳公样”,代表唐代丝织技艺最高水平,成为唐代织锦的标准样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陵阳公样”在传统蜀锦纹样基础上,还吸收了希腊、萨珊波斯及粟特等文化因素。李明斌表示,丝路上的交流融合,不仅带来经济的繁荣,更彰显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文化自信。
丝绸之路为世界传播文明火种
丝绸之路上,蜀锦颇能印证交流带来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例如,成都蜀锦是唐王朝对日本使者、王室和寺院的赠礼,被遣唐使带回日本奉为国宝。丝路还为世界传播文明火种:出土于成都老官山汉墓的四架提花织布机模型,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提花织机,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水平。直到近代欧洲,计算机之父查尔斯·巴比奇根据提花织机原理提出计算机编程。“我们现在扫二维码支付,二维码图案总让我联想到当时的蜀锦纹样。”李明斌说,1000多年前,成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比欧洲早了600多年,同样改变了当时人们的支付方式。
李明斌说,今年,成博主题特展聚焦蜀道的第一次延伸——春节前将推出阿富汗文物特展,从中国新疆到中亚,丝绸之路沿途都有蜀锦文物出土,展览将让市民感受“文明的回响”。下半年,成博还将推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特展。张骞出使西域1000多年后,沿着蜀道延伸的丝绸之路,从意大利走来了马可波罗,将东方见闻写成游记,风靡欧洲,拉开了以哥伦布为首的“大航海时代”序幕,这是蜀道的第二次大延伸,推动文明火种进一步传播。本报记者 卫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