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德化瓷砚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该砚台呈长方形,高1厘米,长8厘米,宽6厘米,砚台釉水十分温润,瓷质细腻,是典型的明代德化白瓷(见图)。该砚台为传世品,岁月的流逝,寒窗的磨砺,丝毫毕现,令人遐想无限。

 

  难得的是,该砚台上方刻有唐代诗人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的诗句,右上方还刻有一树叶款,右下角刻有一“石斋”方形印章,笔法流畅,镌刻清晰。砚面略加凹陷,直径约4.5厘米,呈椭圆形,无釉,旁有一砚槽,釉水滋润,积釉处肥腴,整个砚台十分小巧精致,细加把玩,爱不释手。

 

  桂花,是我国名花,由于桂花发于秋,淡雅的桂花,古时候还曾经和仕途联系在一起。古人用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文人登科为“折桂”,典出《晋史》,曾有一位新科状元在回答皇帝的提问时说:“臣今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折桂”一词,便由此而来。

 

  在德化窑中,题词刻诗是德化瓷器的艺术特色之一,它充分利用德化陶瓷质地洁白纯净、杂质少的特点,用铁刀或竹签在蘸好釉的器物上,刻上草书、行书或篆书的美好诗句来作装饰,诗赋文句的内容大多与器物用途相结合,如灯盏铭刻“舒眉六冬春”,香炉刻铭“一炷清香”、“风香流万里”,笔筒刻铭“雪白山上高仕卧,月明花下玉人来”、“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酒(茶)杯刻“两人对酌山花开”、“醉倒南山人”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它很好地再现了德化瓷胎釉本身洁白如玉的质地美,将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相结合,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素净高雅,充分表现了德化艺人高超的装饰艺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