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大龙缸的前生今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龙缸,即形制巨大的瓷缸,因其通身绘画龙纹装饰而得名,它属封建帝王专用之物。早在明朝洪武时,景德镇御窑厂就烧成了这种大龙缸,到宣德时,镇内烧造龙缸的专窑已增至32座。大龙缸和薄如蝉翼的薄胎瓷一样,被称为古代景德镇瓷工的惊人创造。

 

  龙缸制作工艺复杂。嘉庆时期,昌南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记载:一口大龙缸,要用整整19天时间才能烧成。而且,御窑厂对龙缸、花瓶类的瓷器挑选极严,上交宫廷的“百不得五”,其余的都要全部砸碎。

 

  景德镇瓷工祭拜的一个神叫风火仙师。这位神原本是一个真实的人,名叫童宾,明代万历年间的浮梁里村人。御窑厂奉旨烧造青花大龙缸,久烧不成。当时是一个名叫潘相的宦官监督烧造大龙缸,他假天子之命,对窑工、窑户进行“例外苛索”,百姓不堪其苦。窑工童宾见此情景,愤然纵身跳入窑内,他的同伴开窑一看,大龙缸果然烧造成功。童宾之死,激起了全体瓷业工人的义愤,最终导致民变。此举吓坏了潘相,他只身溜走。朝廷为平民怨,不得不在御器厂的东侧,为童宾立祠,并敕封童宾为风火仙师。

 

  那么大龙缸的烧造成本有多高呢?明代御窑厂曾经估价,大样瓷缸,每件估银五十八两八钱,二样瓷缸,每件估银五十两。而当时官窑瓷器的平均成本,只有白银一两。烧造大龙缸所费的燃料,民间烧造千余件小型瓷器所用的松柴约八九十杠,龙缸窑要多用四五十杠。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现在大米均价每公斤3.5元计算,一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660.8元。那么一口大龙缸的成本为38855元。明朝的正七品县官俸禄为一年45两白银。假如这位县官一年不吃不喝,拿俸禄去买一口龙缸,还要去借上别人的五两银子。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