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屋沿式粮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王朝是在农民战争中建立并在农民战争中灭亡的,其政治上的兴衰始终同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和衰落紧密相联、互为因果。朱元璋即位后,就面临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的荒凉景象,农业经济以至于整个社会经济都陷入了破产的境地,因此,“田野辟、户口增”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粮食生产,便成了朱元璋的当务之急。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洪武二年明朝政府下令各地将荒闲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发展自耕,并规定“额外垦荒,永不起科”,免征田赋。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明王朝也开始重视和加快粮仓建设。明代的粮仓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保证官、兵所需设置的官仓,《明史食贷志》记载:“京卫有军储仓,各行省有仓,官吏俸收给焉”。另一类仓为调剂民间粮食余缺和储粮备荒的预备仓。

 

  笔者收藏到的这件明代的明器釉陶粮仓应为当时官仓的形制 见图 .这件粮仓高52厘米,宽40厘米,泥质红陶、胎质坚密、烧结程度较高,为典型的明代屋沿式粮仓,房顶可以取下,仓内中空,存留有谷物皮糠,屋沿下方有三个兽头铺首,造型古朴,仓房前方还刻划有挡粮板,这种挡粮板目前有些粮仓还在沿用。整个粮仓施绿釉和黄釉,应为明三彩器,由于在地下遭到水浸,有些釉面已经脱落,仓房顶的装饰略有残损,但整体比较完整,尽现端庄大气,沉稳古拙之风。如此大的明器粮仓留存至今已实属不易,它对研究我们明代粮仓建筑和粮食储藏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