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景泰蓝花鸟笔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景泰蓝,学名“掐丝珐琅”,是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的一种金属与陶瓷相结合的器皿。因其颜色为蓝色,故得名“景泰蓝”。这件清代景泰蓝花鸟笔筒,紫铜胎质,圆柱形,筒高10.7厘米,直径6.1厘米;周围为靛蓝色,上有红、绿、棕、白、灰等颜色的花鸟图案,底和内壁为绿色珐琅,筒口和底足曾镀过银,但因年深日久,镀银已磨损褪色;外壁的花为含苞待放的和盛开的牡丹花,花芯、花苞为红色,花为粉红色,花叶为绿色,花枝为棕色,山石为白色、灰色;在牡丹花苞的上面,有一只天蓝色的小鸟正在向盛开的牡丹花自由地飞翔。这样,用花鸟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

 

  从该景泰蓝笔筒的铜胎、制作工艺和老旧包浆等分析,应是清代晚期的作品。目前古玩市场上,由于景泰蓝价格走高,造假者便利用新的仿品来冒充明、清时的景泰蓝。收藏爱好者应提高警惕,认真加以区分。区分的方法,主要是“三看”:一是看铜胎。明、清时的景泰蓝,胎为紫铜制作,且较厚重;而新仿品的多用铜、铝等合金,相对较轻。二是看珐琅。明、清时的珐琅,为天然材料,有玻璃光质;而新仿品为降低成本,多用化学材料,缺少玻璃光釉;三是看图案。明、清时景泰蓝,制作精细,图案美观,表面经磨光,比较平整;而新仿品的制作和图案,都粗制滥造,表面磨光差,不够平整。因此,只要进行仔细识别,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