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斗彩海水龙纹盘
江苏省太仓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十分珍贵的海水龙纹盘,它集青花、斗彩、红彩三种表现方式于一身,高3.7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12.3厘米。
此盘敞口,浅弧腹,平底,矮圈足。虽然从尺寸上看不是大器,但从所绘图案看,却体现了磅然大气,令人称奇。盘内绘蛟龙越海,红彩绘就的蛟龙张牙舞爪,威武凶猛。龙下的海水和浮云用青花绘制,波涛汹涌,祥云四起。再用斗彩表现海中嶙峋的山石,而山石的轮廓则用青花描绘,内填绿彩,层次丰富,鲜艳夺目。盘外壁用青花红彩绘双龙祥云,主题纹饰为典型的康熙“海水立龙”形象。底足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体落款。
青花斗彩始于明代青花盛行、五彩兴起之时,宣德朝开始把釉下青花与釉上矾红彩融为一炉。即在青花纹饰中留出兽形、龙形等白釉色地,再填矾红彩;或用红彩作地,来衬托青花兽形纹饰。这种釉下青花与釉上红彩相结合的装饰技法,发展成为成化朝的斗彩装饰工艺。“斗”是斗拢、凑合的意思,“斗彩”即将青花与彩色拼凑起来。此盘的青花、斗彩以及红彩,相辅相成,互相烘托和渲染,整体艺术效果极佳。
成化斗彩被人们称为斗彩的经典之作。当时,斗彩是作为宫廷御用的一种精美细瓷来专门烧制的,产量非常小,至今遗留下来的更少,绝大部分收藏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总数不过250余件。
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已能有把握地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几个方面仔细辨别。清代仿制斗彩瓷器,是从康熙时期开始的。虽然康熙时的多数产品不及成化的精致,但当时的积极探索为以后烧制斗彩瓷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这件海水龙纹盘,无疑是康熙时期的青花斗彩瓷器中的精品。
这件青花斗彩龙纹盘将釉下青花和釉上色彩两种不同彩绘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较之纯粹青花的单调宁静,显得富丽堂皇;与浓艳热烈的五彩相比,又显得清雅柔和。此盘胎薄体轻,釉汁莹润。底部釉水和器身釉水色泽一致。采用线条勾勒填色法,线条纤细,色彩平涂,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斗彩画法不仅有填彩,还有点彩、加彩、染彩、覆彩等多种。这件海水龙纹盘即为青花填彩,先用青花色料以白描的形式描绘山石的轮廓,烧成后,再在青花白描画面上填上釉上彩绘颜色,加深表现质感和装饰效果。
这件器物在青花斗彩的基础上,还保留了红彩的表现方法。先将海水、祥云等青花烧成,再在釉上用铜红描绘腾龙图案,然后低温烘烤。红彩、青花、斗彩三者的结合使用,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富丽堂皇,层次更为丰富多彩,艺术效果浑然天成,在精品不多的康熙青花斗彩瓷器中,实为罕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