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糖画制作传统手工技艺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在重庆云阳篝火美食节上,一名手艺人引来众人围观。展台上,游龙、彩凤、孔雀等糖画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曲折有致的线条,细若游丝,却也显得硬朗、坚挺,风骨棱棱,颇有些铁画的意趣。而那别致、大胆的造型,更能让人联想到国画中的大写意,甚至有种现代派绘画的情味。
这名手艺人叫向星,高阳人,是云阳糖画第四代继承人。1927年,他的祖上向大现在当时的盐茶古道结识了走街串巷的糖画艺人刘师傅,他将自己的手艺倾囊传授,自此曾祖父便以此手艺谋生,也将所学一代代传了下来。向星从小跟随爷爷向启顺赶集摆游摊,后来外出务工,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偶遇糖画艺人表演,想起自己也会这项技艺遂重操祖业,并结合现代图案,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糖画风格。
向星介绍,云阳糖画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据,云阳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说家褚人获的《坚瓠补集》里载,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时戏称为“糖丞相”。到了清代,糖画更加流行,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也更加广泛,多为龙、凤、鱼、猴等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
云阳糖画的题材有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内容。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云阳糖画主要与练练货和板板货的结合,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糖画是怎么制作成的?向星说,在绘制糖画之前,首先要化糖。化糖就是把准备好的糖块放在糖锅内溶化,溶化糖要用小火,火大了糖就会焦,用文火将糖慢慢溶解,当糖完全溶解后就可以绘画了。用小圆勺舀起铜桶中的糖稀,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一气呵成。做糖画的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他的头脑里。做糖画必须胸有成竹,要趁热一气呵成。
县文化馆馆长付官春介绍,糖画是城乡庙会、集市和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项目。它汲取了传统皮影制作的特征及雕刻技法,十二生肖喊来就来,张飞、赵云、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面前,再趁热粘上一根竹签,便大功告成。小孩举着腾云驾雾的飞龙或展翅欲飞的彩凤,对着阳光凝望,它是那么晶莹剔透,活灵活现,一时还舍不得吃,只轻轻用舌尖舔一下,又得意地向同伴炫耀,看得人眼馋口也馋,糖画所浇铸的图案,如龙凤龟麟以及花鸟虫鱼等,反应了民众祈求吉祥、幸福、平安和谐的心理。糖画技艺是巴蜀地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艺之一,具有较高的民俗艺术价值。
向星说,现在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现代糖画食品涌入,许多年轻一代的传统糖画制作手艺人因生活生计原因,选择到公司上班或外出打工,不愿意学传统糖画这门技艺,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喜欢上这门传统老技术,让它能够传承下去。
为了让这个拥有400多年的历史的特色手工技艺延续和传承下去,2017年10月,云阳糖画制作传统手工技艺入选云阳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