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陶三花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

 

  高54.6厘米,首尾长54.5厘米

 

  马头向左侧视,通身白色,鬃上剪三花,马鞍上披着深绿色绒毯状鞍袱,胸前和鞍后均络绿色革带。胸前的带上饰有黄色小铃(金铃),金铃间饰有黄点的蓝色流苏;鞍后皮带两侧各饰杏叶形垂饰5枚,革带交结尻上,交结处饰有杏叶形垂饰4枚。头上辔饰俱全,嘴角两侧带有角形镳,口衔勒,笼头上的装饰与胸股装饰相同,皮带饰黄色花朵。

 

  将马鬃剪瓣是唐朝流行的一种饰马方式,据说这种做法还是受到突厥马饰的影响。目前唐墓出土的马俑有一花、二花和三花马,陪葬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就都剪做三花,张萱绘《虢国夫人出行图》的马队中也有三花马。三花不仅是装饰,还是良马的最高标志。《唐六典》记载:“凡外牧进良马,印以‘三花’、‘飞’、‘风’之字,而为志焉。”那么,如何看待唐诗中屡屡出现的“五花马”诗句,唐马是否还有剪鬃五花的制度?由于目前没有形象资料的证据支持,研究者一般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唐诗中的“五花马”应该指的是马身上旋毛的纹理。边塞诗人岑参诗:“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杜甫诗:“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见汗流血”,从这些诗句中看,“五花”确实指的应该是马匹斑驳的毛色。( 撰文:梁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