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宋 (960—1279年)
高200厘米
菩萨头戴高花冠,面目清秀,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身披帔帛,帛带绕臂飘逸身边。胸饰璎珞,下着长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饰。菩萨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极富生活情趣。她不再是高居神坛的神,而是可亲近、可交流的一位心灵使者,是善的代表、美的化身。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其信仰自3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很快便在各地发展起来。西晋太康七年( 2 8 6 年) 竺法护翻译《正法华经》,观音信仰开始在中国发展。中国现存最早的的观音菩萨像存于甘肃永靖炳灵寺,为十六国时期的造像。南北朝时期《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请观音经》等涉及观音的经典陆续译出,更加丰富了观音信仰的内容。为适应中国文化和信仰的需要,还出现了一些融合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国式观音经典,如《观世音三味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音忏悔经》。在这些观音经典的影响下,观音信仰成为中国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观音由宗教性的菩萨逐渐演变成与人间生活息息相关的救苦救难的菩萨,其造像由印度佛像中的男相菩萨变为如慈母般的女性菩萨,就连观音的圣地也由印度迁到了中国的普陀山。中国的观音形象有一首二臂、手持莲花、净瓶、杨枝等物的显宗观音和一首多臂、多首多臂的密宗观音以及白衣观音、送子观音、南海观音等。观音信仰中国化的轨迹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