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大花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

 

  径11.3公分,重626克

 

  这是太平天国时期铸造的钱币,阳面有“太平天国”、“太平圣宝”、“天国”等字样。太平天国钱币始铸于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后,铸造机构称“铸钱衙”。所铸钱币,在太平天国控制区域内流通。另外,还铸有非流通的镇库钱和大花钱。镇库钱是在开铸流通钱币之前先铸造的特大型超重钱,作为钱库镇邪之用。大花钱是太平天国举行重大庆典时特铸的纪念币,作为赏赐给有功之臣和赠送给外国人的礼物。

 

  清咸丰三年(1853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天京(今南京),开铸太平天国钱。此钱为太平天国大花钱,面文宋体对读“太平天国”,太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之意。“天”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国”字无点从王,洪秀全自称天王;宽缘部饰五爪双龙,龙尾间寿山福海图案寓意吉祥。背文“圣宝”二字,左右饰双凤;宽缘部饰八吉祥(宝盖、法轮、金鱼、宝伞、妙莲、宝瓶、盘长、法螺)图案。太平天国大花钱并非流通货币,仅为赐赠的纪念币,又称“大礼钱”。

 

  太平天国起义(公元1851-1864年)是晚清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起义历时14年,纵横大半个中国,一度逼近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引起统治者的极大恐慌。更重要的是,太平天国占领了“财赋甲天下”的江南富裕之地,一方面,使当地的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加剧了清朝的衰落;另一方面,使清政府的财政税收受到沉重打击,以致于战后不得不借重于外国人控制的海关以增加税收,使清政府更加依附列强、出卖国家权益。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