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北京”正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之路
5月2日,第十三届艺术北京博览会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五一小长假集中展示,为发展中国当代艺术、营造北京的艺术氛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办自2006年的“艺术北京”已经走过十三个年头,一直见证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作为中国范围内服务艺术机构最多的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根据当下艺术市场的既有格局和丰富的博览会操作经验,立足于北京,不断调整自身的展览结构,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路径。
画廊力推名家名作 新鲜血液注入市场
基于“立足本土,完整亚洲”的核心理念,2018年的“艺术北京”共甄选出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家艺术机构,基本延续了之前的展览规模和样态,整合国内重要艺术力量。依托北京画廊协会的大力支持,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艺术市场。
相较去年,本届的参展机构有着很明显的更新变化。在当代艺术版块,近70家画廊、机构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名单与去年重合。秋刀鱼艺术中心、LDXArtodrome、芳草地画廊、凯撒﹒贝塞什(亚洲)艺术中心、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艾米李画廊、亚洲艺术中心、玉兰堂、艺·凯旋画廊、诚品画廊、势象空间、方圆美术馆等都在极力推荐着备受关注的现当代名家名作,张光宇、吴大羽、沙耆、古元、吴冠中、朱德群、周春芽、闫平、王克举、尹朝阳等艺术家的作品在展厅内都可见到。
据了解,今年参展本届“艺术北京”的160余家机构仍在销售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很多展售作品的均价在2万元至5万元之间,影像作品和青年艺术的作品价格多在几千元到3万元之内,这些高品质但价格合适的作品促使新藏家大量入场。而“设计北京”部分也延续了去年良好的销售势头,该板块所有参展商均有销售记录。
北京作为文化艺术的展示、交易、创作以及服务中心,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艺术阵地,同时也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窗口,艺术北京博览会立足于北京,作为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在引入西方当代艺术的同时,更需要将中国艺术当下最及时、前沿的艺术状态向全世界呈现,体现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中国力量”。
此外,博览会在当代艺术、经典艺术、设计艺术、公共艺术四个板块的基础下,还新增“新锐艺术品市集品牌-Hi21”,多层次呈现青年艺术家面貌。数百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将在此彰显“青春的力量”,一系列与青年艺术、与青春有关的讲座及论坛活动也就此展开。
已经步入第五个年头的“Hi21”项目以每年超过30%的新面孔比例,已与近千名青年艺术家达成合作,并从中优选、发掘出众多八零、九零后代表艺术家。
此次与“艺术北京”携手打造“青年现场”项目,是“Hi21”及其合作艺术家首次获得在主流博览会现场集中亮相的机会,也是一代青年艺术家首次在“艺术北京”这一行业盛会中集体亮相。
这次“艺术北京”与“Hi艺术”的合作,既为“艺术北京”添加了青年艺术板块,填补了“艺术北京”的当代艺术版图,可以在中国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亮相,并直接接受市场检阅。
汇聚国际艺术品牌 打造亚洲艺术盛宴
2018年的“艺术北京”展览面积扩容到近30000平方米。“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表示,这是自2006年创办,13年来展出规模最大的一届。今年,“艺术北京”同样吸引了很多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牌。
4月29日开幕当日,法国莱俪品牌的“LALIQUE ART 莱俪艺术”与世界顶级艺术大师合作的系列作品亮相第十三届艺术北京博览会。此次“莱俪艺术”带来达米恩·赫斯特的最新设计作品《永恒》系列,包含精美的水晶雕塑和版画作品。
另外,今年正值法国莱俪品牌130周年,也是参与“艺术北京”的第五年,此次展出的作品还包括特别推出的《喜燕》系列,其以品牌始创人的经典燕子题材为灵感。在过去数年中,“莱俪艺术”也于“艺术北京”展示不同艺术家之作品,而“艺术北京”每年均邀请不同领域展商参与及不断增加新元素,已成为中国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同样,已经第三年参加“艺术北京”的Galerie Collection’s是一家年轻且国际声誉颇高的古董商,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经营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欧洲名家古董雕塑,以铜和大理石雕塑为主,也有陶和其他金属等材质的作品。他们致力于为收藏家提供高品质的作品和服务,对古董雕塑的真伪有严格的要求。他们的客户遍布全球,其中不乏美国著名影星莎朗斯通和时装设计师拉夫拉伦这样的名流。很多酒店和奢侈品旗舰店也会选择他们的藏品进行装饰,卡地亚和迪奥的设计师也都是他们的常客。
在展示国内外画廊面貌的同时,“艺术北京”将继续坚持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原则。今年“艺术北京”携手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墨西哥驻华大使馆、葡萄牙驻华大使馆、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呈现专题展“视界!世界”与系列讲座,共同推动世界各国艺术文化的普及与交流,承担起艺术教育和传播的使命。
艺术设计融入生活 衍生文创引起关注
第四届设计北京博览会与“艺术北京”同期举行,一场汇聚多方表达的设计盛宴,带领观众走进一场融合艺术、设计与生活的策划之中。
作为以“艺术•设计•生活”为主题的视觉文化展览,将“艺术•设计•生活”三者相融则是“设计北京”的不变初衷。在展示众多优秀设计品牌的同时,“设计北京”策划诸多特别项目以“展览+论坛”的形式呈现,如:“国际跨界合作”、“多元亚洲平台”、“设计北京联名季后展“等,不断探索在同一时代之下、同一领域当中,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平台、机构、设计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的可能,为行业内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感的同时拓宽了公众对当代设计的认知与理解。
稀奇艺术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设计北京”这一国内顶级的设计盛会。品牌创始人,著名艺术家向京和瞿广慈分别创作的最新稀奇艺术雕塑作品,向所有来参加此次盛会的国内外朋友们,奉献一场充满惊喜的视觉艺术盛宴。
在本届展会上,稀奇艺术将推出品牌自创立以来不多见的Mini系列。包括之前备受欢迎的《天使比比》、《招财猫》、《因为爱情》、《我看到了幸福-波点红》、《我想你了》,以及奖杯版的《自由男神》、《TOO浪漫》等十余款Mini系列新作。
“设计北京”长期致力于打造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在与国际设计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扬本土设计。在当下艺术与艺术市场深刻的变革时期,不断调整自身的规划和业态,在艺术与设计之间寻找定位,与“艺术北京”共同呈现北京初夏规模最大、内容最多元的艺术展览。
此外,“艺术论坛”作为“艺术北京”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次举办了多场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论坛,邀请国内在艺术界和金融领域、投资领域和设计领域多位专家现场交流和观众互动,通过这些论坛积极推动着美育的社会化普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