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士临眺图(国画) 宋 佚名

  日前,北京松美术馆迎来了开馆后的第二个大展“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与开馆展“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风格完全不同,此次展出的46件作品囊括了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类型,不乏名家之作。展览依据作品的情境表达分为三部分,其中“松下问”主看古人结庐松下,如明朝宫廷画师商喜《山楼赏雪图》、宋朝佚名《汉宫秋图》;“松上寿”主议宫苑德裕,借松言寿,如乾隆皇帝《书画合璧四友图》、清朝徐玫《旭日松涛》;“松间游”主事松风万壑,极目游观,如袁耀《骊山避暑》、张崟《松山观瀑图》等。这些作品通过对“松”的不同视角及不同表述,展现了文人墨客对“松”的依托、寄情和立意,反映出国人对松文化的特殊情感,以及它在历史画卷中的超然地位。

 

  “明月松间照”重点突出了明代宫廷收藏,展出了多幅明代宫廷画作。如明宣宗皇帝的《四季赏玩图》。“这类作品目前存世仅有几幅,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宪宗元宵行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宗行乐图》卷等。《四季赏玩图》曾在大英博物馆‘明:皇朝盛世五十年’展览中展出。画卷描绘了皇室四季赏花行乐的场景,宪宗皇帝前后共5次出现在画面里。而松树也出现在各个桥段,扮演重要角色。”展览学术总监颜明说。

 

  有别于以往古代绘画展常以纵向梳理的思路,此次展览借“松”以横向切面为样本,同时采用以“赏”带“鉴”的策展思路,以唤起观众对中国绘画之美的多样审读。“在中国艺术史上,自宋元以来,那些宗师巨匠都留下了以‘松’为表现对象的不朽名作,尤其山水画,几乎到了‘有山必有松,无松不画山’的地步。”展览策展人、艺术家徐累说,为了更立体地呈现古代文人的创作环境,展览还独辟一室陈列文房器物的“长物志”,10余件文房展品无一例外也是通过“松”的形态迁想妙得。

 

  谈及此次展览的初衷,松美术馆创办人王中军说,之所以选择以“松”为题,主要源于其个人对松树的喜爱。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文化”最重要的符号之一,也是东方艺术审美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载体,在松美术馆举办这样一场展览,是一种非常浪漫的契合。“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韵味和静谧之美,而这样的碰撞与融合,也正符合松美术馆的艺术个性和学术表达。”王中军说。

 

  前一秒是二维画面里的松,后一瞬漫步在松林之间、阡陌之上,这样的意境或许只可在松美术馆体会和感受。展览将持续至7月29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