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文物数字化建设蓝海广阔

  继《国家宝藏》后,《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再度走红电视荧屏,掀起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持续关注。从去年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中华文明”成果展走红之后,在4月下旬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作为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刘玉珠坦言,自己要继续当好“推销员”角色——推动文物数字化作建设性努力,也为促进社会参与打开一扇窗。

  把自己比作“推销员”,言语中有几分幽默诙谐,在刘玉珠看来其实意义重大。“数字化进程正从经济领域向社会各个领域迅速扩展,文物领域不应也不能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缺席,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刘玉珠认为,推进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08亿件/套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实现13万处文物保护单位和近5千个博物馆互联网全覆盖,传播开发文物领域海量好故事和精彩好内容,这里既有不少空白,更多是后发优势;另外,消费需求升级强劲,全国每年9亿人走进博物馆,数字故宫、数字敦煌观众如织,秦汉文明展赴美展出3月吸引35万观众,都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

  “文物数字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 迫切需要破解网络系统互通难 、 资源信息共享难 、 融合发展协同难的瓶颈问题。”刘玉珠。

  刘玉珠表示, 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要强化顶层架构和统筹协调, 在五个领域扩展和推进:一是做链接,夯实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应用基础,打通文物行业“数字高速公路”;二是做共享, 强化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 三是做生态,推进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多领域深度融合, 建立基于文物资源信息的融合创新联盟,培育新业态,构筑新动能;四是促传承, 创新文物融媒体数字化+互联网传播方式,发展智慧博物馆;五是促服务,以信息化驱动文物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文物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全国文物安全监管平台。

  “ 文物数字化建设有希望成为很具成长性的广阔蓝海。 中国文物+信息+互联网界要联手创造文物数字化的 ‘ 中国样本’和‘中国方案’。”刘玉珠建议,要建立信息界+文物行业的对话平台, 建立文物部门+信息领域和互联网企业+文物博物馆单位的高级别交流机制,对接需求、深化合作。

  刘玉珠说,要聚焦需求对接,布局建设文物领域互联互通网络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 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和特许经营模式;以大数据、信息共享、跨界创意和智慧应用为重点,发展文物+数字领域的共享经济、 体验服务和新兴消费;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各方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更多文化产品,释放文化消费活力。

  刘玉珠还提到,要不断推行文物行政许可标准化,实现文物领域政务服务一网办通。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策划文物数字化项目路演活动,推介优秀项目与金融、投资机构对接。探索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社会平等参与、自主进入市场、市场配置要素。

  另外,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保护、合作,是贯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举措。记者了解到,国家文物局一直以来重视海丝保护和申遗工作,将海丝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支持成立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举办海丝文物精品巡展,建设海丝文物藏品数字管理系统;实施“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合作专项规划,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和合作考古项目,选派中国文化遗产专家参加世界遗产中心海丝概念文件写作组。

  “欢迎并支持与更多国际同行、遗产专家加强交流、共享经验,健全海丝保护与申遗跨国合作机制。”在本届峰会的数字海丝论坛上,刘玉珠这样说道。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