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0余家博物馆集聚杭州 新技术助力文物活起来

  去年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揭示了国宝的“前世今生”,“故宫淘宝”又打造出一批网红文创衍生品,它们让原本“静躺”博物馆的宝贝瞬间新潮鲜活起来。4月26日,全国60多家博物馆齐聚杭州,参加“小程序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研讨会”,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技术创新,让文化遗产“潮”起来,“活”起来。

  研讨会以“新时代 新方法 新公众”为主题,专家围绕微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传播技术创新与博物馆需求的有效对接、微信公众号应用与博物馆传播力建设、微信小程序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案例等议题,分享了微信小程序在博物馆应用中的实践和成果,探索了博物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服务,交流了博物馆智慧导览及其产品设计的思考。

  “微信、微博这类新型媒体形式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审美趋势。”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表示,对于博物馆而言,公众从以往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了传播者,甚至是主导者。所以,如何利用各类新媒体工具,打破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层层壁垒,以更加开放、平等、包容的姿态,使博物馆成为资源共享者,努力实现公众、社会、博物馆三者之间的联动,是浙江省博物馆新媒体工作的核心。

  陈浩说,近年来,浙江省博物馆围绕精耕内容、特色服务等内容逐渐探索出一条新媒体发展的道路,推出微信语音导览小程序就是其中一项尝试。截至目前,语音导览小程序播放次数超过4万多次。

  “一款好的互联网产品既要解决用户的痛点,更要探索解决行业的问题。”杭州博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认为,博物馆行业目前存在以下四个难点:人工导览难以同时满足所有观众的需求,且成本较高;传统讲解器使用手续复杂;APP导览下载安装也比较麻烦,且维护成本高;H5存在版本兼容和用户互动难的问题。

  在腾讯大浙网总监陈朝阳看来,小程序导览正好能解决这些痛点。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具有用完即走,触手可及的特点。博物馆参观这种低频需求的应用场景,别适合小程序应用。“小程序后面是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些大数据融合起来,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可以把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参观体验,包括传播效果做到极致。”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李耀申表示,分享新技术在博物馆应用中的做法和经验,对推动智慧博物馆发展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拓展新时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徐乐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