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体院内的国家文物“国术场”将于6月正式动工修缮

  记者昨天从南京体育学院了解到,拥有87年历史、深藏在南京体院内的国家文物“国术场”将于6月正式动工修缮,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国术场修缮项目总设计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冷天。冷天表示,修缮方案已经通过国家批准,目前正在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完善,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让已经淹没在树林中的国术场重新与市民见面,发挥其弘扬传统体育项目的作用。

  “八卦型”国术场可容纳5000余名观众

  从南京体育学院东大门进来,就是该院的奥运冠军大道中轴线,中轴线的中心区域是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体育场——中央体育场,中轴线的北侧是篮球场,南面就是即将启动修缮的国术场,不过如今的国术场只剩一个牌坊的入口,从入口一眼望去,里面已经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国术即中国武术,民国时期一度将“武术”改称为“国术”,使之与“国画”、“国药”等相提并论。

  南京体院内的中央体育场曾经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综合体育建筑群,于1931年始建,国术场是当时最时尚、充满设计感的场馆,可容纳5000多名观众。国术场由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牌坊上的“国术场”三个大字由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于右任题写。记者从民国中央体育场旧照片中可以看出,除了目前还能看到的国术场牌坊及兵器陈列平台,还有七面形看台与兵器陈列平台组成独特的八角形,看台距离排场内,由低到高设计,既满足了全方位向观众展示武术比赛的要求,也融入了周易八卦阵的内涵。据南京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副教授刘靖介绍,1933年中华民国第五届全运会国术比赛就在这里举行,咏春、八卦、太极、八极、形意……各路武林高手曾在这里比拼。当时北平和南京分别获得男女国术团体赛的冠军。

  既要恢复原貌,又要保证能用百年

  据南京体育学院基建处储处长介绍,87岁的国术场经历多次暴雨冲刷,地底下排水系统基本瘫痪,四周八边形的看台,除了正北边国术场三个字牌坊下的兵器陈列平台是水泥建造的,尚且完好,其他七个边的土质结构已经塌陷,整个国术场以及周边的看台已经下陷1米多。为了修旧如故,冷天与东南大学建造结构方面的专家以及南京体院基建处相关负责人,专门取样分析了看台下面的土质成分,同时,为了保证未来可以使用百年,修缮复原工作将在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在土质看台下面打800多个桩以支撑八角看台的结构,并重新梳理地下排水系统。冷天介绍,国家层面通过的修缮方案,深度还不够,具体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应对不少问题,需要一些策略。

  除了恢复原貌,国术场的修缮还要为今所用。上世纪50年代荒废后,国术场土质的看台已经长出很多树木,不少树已经高达六七米。储处长表示,修缮正式开始后,高大的树木将继续保留,这样将来市民在这里使用国术场的时候,有自然阴凉的遮阳区域会更舒适一些。不仅如此,原有国术场的内场比最低的看台要高出1米,为将来使用的安全性考虑,修缮过程中内场周边将会预留安装临时护栏的插孔。

  明年对外开放,大力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据刘靖介绍,那个时候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称号,全民习武强身,女子也加入习武行列,并参加比赛。据史料记载,1933年第二届全国国术国考已经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考试分成多轮进行,备受关注。

  按照计划,国术场的修缮将于今年年底完工,预计将于明年正式对外开放。作为总设计师,冷天对于国术场修缮后的使用颇为关注,他说:“希望未来市民都能够到国术场来,使用的人越多,修缮它的意义就越大,更能够散发活力。”刘靖介绍,此次修缮后的国术场,将重点引进武术、剑术、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让国术场成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舞台,未来国术场还将举行国术盛会,邀请全国的武术爱好者来宁切磋技艺、交流文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