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临风数千年
红楼梦与玉
曹雪芹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单剩一块,弃在青埂峰下,自经锻炼,受天地之精华,得雨露之滋养,灵性已通,投胎转世,坠入红尘,衔玉而生……这部小说也叫《石头记》,这块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
孔子与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君子比德于玉"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阐明玉有十一德即:仁、义、礼、知、信、乐、忠、天、地、道、德。君子佩玉,不是为了乔装打扮,而是规范自己的言行,操守儒家信条。
蔺相如与玉
赵国有一块美玉,叫做和氏璧,秦国想得到它,要用十五城池来交换,不然就出兵攻打……这是我们熟悉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健康与玉
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认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与其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所,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
颜如玉
唐代著名歌女庞三娘,徐老半娘却宛如妙龄少女。传说在她美容武库中就有一件非常厉害的秘密武器——特种玉石。《 御香飘渺录》中记载:慈禧太后有一套奇特的美容大法,就是用玉尺在面部搓、擦、滚。玉尺是用珍贵的特种玉制成的一根短短的圆柱形玉棍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